中国日报网12月12日电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0日,2016年诺贝尔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备受关注的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未出席颁奖典礼。好友“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代其领奖,并在现场演唱了迪伦经典作品《暴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帕蒂·史密斯代鲍勃·迪伦领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时年70岁的帕蒂因情绪激动,表演两度短暂中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迪伦获奖感言:我认为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差不多
美国驻瑞典大使Azita Raji还在现场朗读了迪伦撰写的获奖感言,文中迪伦说道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从来不敢想象或期待的事,“我认为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差不多。”
迪伦表示收到获奖消息时还在巡演的路上,“我花了好一会儿的时间才反应过来。”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从我出生后,几乎没有哪个获奖者是完全不受到世人质疑的。我想我的获奖也会被归入到非常罕见的那部分。”“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的歌曲创作是文学吗?感谢瑞典文学院,不仅愿意去考虑如此复杂的问题,还最终给出了如此精彩的回答。”
鲍勃-迪伦授奖词:他与兰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亚比肩
在典礼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霍拉斯•恩格道尔发表了对鲍勃•迪伦的授奖词。
授奖词这样回应鲍勃迪伦作为一个歌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位歌手/歌曲创作者如今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在遥远的过去,所有的诗歌都是被吟唱的,诗人是行吟诗人。”“当一个像拉•封丹这样的大师横空出世时,文学的等级——何者为伟大,何者为渺小,何者为阳春,何者为白雪——就失效了。“当一件作品的美是最高级时,作品属于什么等级又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鲍勃迪伦的作品属于文学的一个直白的回答:因为他的歌曲的美就是最高的等级。”
而对于鲍勃•迪伦的成就,授奖词这样写道:“他以世人都渴望的信仰的力量歌唱爱。突然间,我们世界里多数书卷气的诗篇都显得苍白。很快,人们将他与布莱克、兰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亚比肩。” “在一个最不可能的时代——商业唱片——他重新赋予诗歌语言以升华的风格,这一风格自浪漫主义之后就已失落。他不歌唱永恒,而是叙说我们周遭发生的事物。”
10月13日,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被宣布成为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世界一片哗然。在大家为他欢呼时,瑞典学院却始终无法与他取得联系,“迪伦拒绝领奖”的消息不断传来。在沉默近两周后,迪伦终于接了瑞典 学院的电话,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奖项,并随后致信表示自己不会出席颁奖礼,因“另有他事”。不只是颁奖礼,迪伦也同样没有出席11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白宫会面。
尽管迪伦没有亲自到现场领奖,奖项仍然属于迪伦。只是依照惯例,获奖者必须在12月10日之后的六个月内发表获奖演说。目前仍然不清楚迪伦的演说时间,有传言称他将在明年春天到斯德哥尔摩举办演出。瑞典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尔斯对此表示:“细节还不确定。我不认为一场音乐会可以代替演说。但如果那是他希望的方式,我认为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