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自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2-16 15:56:56

何以自处?

奥利弗·布克曼(Oliver Burkeman)写道,有这样一种关于孤独的新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应该欢迎孤独。

近来,心理界到处都在研究孤独——以孤独为对象的研究、文章、访谈数不胜数,以致你有时候简直希望那些孤独研究者快走开,好让你有点时间独处。你可能也知道,孤独有时候是致命的:它和心脏病、失眠、抑郁不无关系,甚至比肥胖更能预测过早死亡。但是关于孤独的新看法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应该欢迎孤独。

“只要我们过后会去做该做的事,即与他人重建联系,孤独就是一件好事。”德国心理学家迈克·卢曼(Maike Luhmann)在美国网站Vox上解释道,“在心理学体系中,有这样一种迹象:你会感到有什么东西关上了。”

那是经历了上千年进化的“生物警告系统”,警示我们孤独的潜在危险级别。

事实上,如今孤独并不那么危险:一个无依无靠的欧洲史前采猎者比一个无亲无友的现代伦敦人更容易挨饿,或被吃掉。但是,孤独带来的痛苦如此伤人,自有其原因。

孤独,竟然是好事?——这种观念让人大吃一惊。但真正令人惊奇的是我们未曾这样想过。如果毫无存在的意义,那我们又为何会进化出这样的反应?(心理学作家梅丽莎·达尔(Melissa Dahl)指出,厌倦,是为了警告你要给人生赋予更多意义;焦虑,是在帮助为潜在威胁做准备。同理,孤独所带来的痛苦也是一样。)以此来解释生理上的疼痛或许会更容易理解。

腹部抽痛让人难受,但如果能提醒你去看病,弄清楚腹痛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件“好事”。用编程术语来说,疼痛实际上不只是报错(bug),更是一种特性(feature,可帮助开发者完善程序)。

我们往往不愿这样考虑自己的情绪问题——将之视为一种警示,可能是因为这听上去就像是在逃避责难。让孤独的人多出去走走,就像是在暗示孤独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错。

同样,有时候抑郁也是一种应对糟糕情况的理性反应:或许是时候结束一段关系了,或许是时候直面内部矛盾了。但我们不愿那样做;把一切都怪罪到“内分泌失调”上,似乎就不那么让人气馁了。

我们把抑郁当成难题,而实际上,把抑郁看成一种症状往往会更好。然而有时,孤独的状况会急转直下,就像抑郁一样,变成一种“慢性病”。恶性循环由此开始。你开始对街坊邻里心存敌意——毕竟是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于是你对别人不再友好,或者干脆避免与他人接触。(这是你体内的早期报警系统出了问题:在旧石器时代,高度孤立的人或许能对威胁保持高度警觉,但现在一切已经不同了。)

这种程度的孤独,应对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你得留意警报声,又得尽量忽略这种警示带来的情绪反映——告诉自己赶快抽身的念头。求助吧!即使这种选择令你反感。再套用一次那个关于生理疼痛的类比:外科手术固然也会令你反感,但有时候这正是你所需要的。

原文选自:《卫报》

编译:孙雨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