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发展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2-19 16:44:57

食物的发展史

人类历史与食物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未来的食物又会是怎样的呢?

“你看起来好瘦!——是在节食吗?”19世纪60年代,班廷节食法是唯一的减肥疗法。英国人威廉·班廷(William Banting)是一名胖胖的殡仪从业者,也是棺材铺老板,他对于过度饮食的害处再清楚不过了。班廷节食法是历史上首个较为流行的减肥法。班廷提倡减少摄入含淀粉和糖分的碳水化合物,每天可以食用6盎司的肉,但不要吃猪肉,因为猪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两三杯葡萄酒就能将其分解。

班廷时代之后,各种流行的减肥膳食法层出不穷。曾经出现的减肥法包括一些神奇的食物、减肥的小技巧,亦或是成分单一的溶液,但是这些方法中又有多少真正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呢?这是BBC"未来"频道在11月悉尼即将举办的“改变世界的思想峰会”上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人们对于食物好坏的评判标准一直在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这个准则同样适用于饮食科学。某些食品今年被认为对健康大有害处,但很可能明年就有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实并非如此。

还记得鸡蛋曾一度因为高胆固醇含量而被看作减肥者饮食的大忌吗?到了1995年,研究发现即使一天吃两个鸡蛋也不会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上升。不仅如此,鸡蛋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如今鸡蛋还是频繁地出现在餐桌上。

上世纪80年代,黄油也因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而长期被人造奶油取代。但之后人们又开始担心人造奶油里的反式脂肪,因此又开始大量去除反式脂肪。

真的有超级食物吗?如果我们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完后再吃些蓝莓或是核桃就能避免发胖或是其他健康问题,那该有多好!

将在BBC峰会上发言的营养学家罗斯玛丽·斯坦顿(Rosemary Stanton)表示,如果我们过于依赖超级食物,就会忽略健康饮食的关键。“‘超级食品热’某种形式上也属于对灵丹妙药永无止境的寻觅,这种想法忽略了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的多方面成因,很可能只是一种空想”。

英国国家卫生署也持相同观点。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署发布了一份完整的报告,明确驳斥了“超级食物”的观点,并指出最好的减肥方法就是均衡饮食,保持锻炼。那么所谓的“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呢?

自打我们有了“哪些成分有益健康”的观念后,食品产业就一直在努力生产可以补充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比如含叶酸或烟酸的面包,含碘盐,以及添加植物固醇或是维生素D的人造黄油。这类食品其实介于食物和药品之间,制造商因为添加了一定的营养成分而宣称自己的产品有益健康,而未加工的食物未必具有这些功效。

在斯坦顿看来,这只是一种牟利手段,将注意力从真正的健康食品上转移开:生鲜农产品。

说来也奇怪,19世纪的法国化学家马塞兰·贝特洛(Marcellin Berthelot)被认为是最先想到人造食品这一创意的人,这也引起了随后化学食品的热潮。在189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将贝特洛的想法推向了极致。文中的观点认为,通过一颗小药丸就能摄入等同于一块牛排的营养成分,还指出“多年来,人们热衷于围桌吃饭,这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新型食物?喜欢看科幻小说的读者对于1973年的反面乌托邦电影《超世纪谍杀案》应该不陌生,这部片子里,人们食用的都是加工后的食品,包括神秘的Soylent Green饼干。

电影的高潮揭示了这种饼干的真正成分(剧透警告):是人。着实骇人听闻。或许是为了纪念,总之如今名为“Soylent”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一块零食或是一瓶饮料中就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营养素。但是放弃正常饮食的乐趣——比如啃脆脆的苹果,吃三四分熟的牛排,享用新鲜的面包或是厚干酪,转而选择这种营养食物——会有多少市场价值,还未可知。

另一部科幻经典《拦截时空禁区》(Logan's Run)中也提到了在未来,人们的食物将取自大海而非陆地。虽然目前人类摄取的蛋白质中已有16%来自海洋,但长期以来人们依旧为在海洋环境中培养罕见营养源而不断努力,比如藻类。

其中一种藻类——螺旋藻已经是健康食品的主要主要成分,但对于更广阔的海洋世界的探索还在继续。有调查显示微藻类含有符合人体需要的各类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有人认为相比农作物而言,藻类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要小得多。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科幻小说《末世男女》(Oryx and Crake)中描绘了未来的肉类,包括加工过的鸡肉——ChickieNobs,令人很是倒胃口。

考虑到人们喜爱吃肉,而过多的肉类饮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探索加工肉类或是实验室培植肉类的前景也很正常。那些做成药片状的藻类,一桶桶精加工或是液体的肉类替代物,虽然似乎是为了补充人类必需的营养,却也让一些人开始思考,如果要依赖这些生存的话,生活还有意义吗?

原文选自:BBC

编译:陈静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