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谚语

作者:Mark Peters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10 17:16:35

柳暗花明,又一谚语

谚语,传统久远,反映民生,言简意赅,广为流传。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 pain, no gain)”这类老式箴言,到“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the best offence is a good defence)”这类运动方面的格言,任何事物似乎都有着相对应的谚语。

这是有原因的:谚语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乎超越个人本身或任何时刻的真理。谚语在英语里有很多叫法,比如axioms、old saws、sayings和adages。给一则谚语下定义不是件易事,但就像小黄片一样,很多人一看立马就能懂。总的来说,谚语就是无名氏说的一些很有哲理的话。

如果你兄弟姐妹的工作被老板的朋友抢了,你就会说:“才华好难敌后台硬。(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who you know.)”

如果你儿子输了一场足球赛,你会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You can’t win them all.)”

如果你的朋友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你大概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对于母语者来说,最头疼的事莫过于过度滥用谚语了。

有的人很喜欢“事出必有因。(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和“天之所授者,不多于人之可堪也。(God only gives you what you can handle.)”这些谚语,有的人却很反感。

2015年,《判断与决策杂志》里的一篇文章找到了心灵馊鸡汤和低智力之间的联系。不过讲到吐槽老土的心灵鸡汤,最犀利的还是喜剧演员达米安•费伊(Damian Fahey)发的一条推文:“发励志语录的从来都不是你身边的成功人士。”

【办公室里的励志口号】

虽然任何事物都有相关谚语,但是再多也多不过日常工作中的谚语。

“很多原因可以证明,商业和谚语是天生一对。”《耶鲁名人名言语录(The Yale Book of Quotations)》的编者与《现代谚语词典(The Dictionary of Modern Proverbs)》的两位合著者查尔斯•克莱•多伊尔(Charles Clay Doyle)和沃尔夫冈•梅德(Wolfgang Mieder)这样说道。

弗雷德•沙皮罗(Fred Shapiro)解释说:“在商界,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因此简洁明了才是优势。“商业人士会被简明扼要的话语吸引住,因为他们没时间看长篇大论。”这也就顺便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用流行词。

谚语就跟传播流行词的推特差不多,迎合了当今世界时间至上的需要。

沙皮罗也提到了商业环境下谚语的易记性和特有的简洁性:“商业中没那么讲究含蓄微妙,只在乎基本目标。”

并且在工作中,谚语的永恒性很让人舒心。

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是组织架构领域的博士,也是《(重新)构建你真正喜欢的组织》一书的作者。他说,想解释清楚自己想法的时候,谚语是非常管用的,因为可以“表明这不是个一时兴起的新念头,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古训”。

【万物之源】

所有的谚语都有个源头,那么源头在哪呢?找出谚语出现的确切记载是个棘手活,难度可不是在草堆里寻针那么简单,而是相当于在整个大农场里找一根小小的针。我们很难知道一句格言的确切流传时间。

词典编者不断寻找更早期的证据来追溯它们更早的起源,这就等同于古生物学家寻找证明生命形式比现今普遍相信的时间还要早的化石。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转赠”一词,没错,意思就是把你不想要的礼物转赠给别人,不过那个人也有可能再转赠出去。很多人都坚信这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情景喜剧《宋飞传》里面造出来的词,但是牛津词典却找到了早至17世纪的用例,那时转赠的礼物可能还不是一块水果蛋糕,而是一支鹅毛笔。

而且谚语很少有固定的形式。就像所有的语言一样,谚语也有多变的形态。比如 “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鱼不需要自行车”这句话,就有着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虽然人们通常认为这句话是美国女权主义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Gloria Steinem)说的,但是最近沙皮罗在1975年的一期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中找到了新的早期证例。这个表达的类似形式其实还能追溯得更加久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说这么一句即费解的又富有禅理的话——“人没有信仰,就如鱼儿没有自行车。(A man without faith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1909年的一首民谣提供了两个更早期的雏形:“男人没有女人,就如船只没有船帆(A man without a woman is like a ship without a sail)”和“男人没有女人,就如鱼儿没有尾巴(A man without a wo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tail)”。

最近,名言考究网(the Quote Investigator)剖析了一首1858年时作的诗,诗中以此来比喻单身汉,因此我们得知了“鱼儿没有尾巴”这个表达的使用时间实际更加悠久。得益于不断扩大的搜索数据库范围,引言考究变得比以前更容易了,可考证的时间段也越来越长。

【永恒的优雅】

谚语特有的永恒性使它们比名言更加实用。虽然名言和谚语有很多重叠的地方,但是引用丘吉尔名言和重复使用非洲谚语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引用名言时,你想要和爱因斯坦、亚伯拉罕•林肯和马克•吐温等一些受尊崇的人物联系起来。但引用谚语时,你就想要做一些更基本更深刻的事情。”

谚语之所以这么流行、这么有影响力,原因在于联结到了人类深处的心理根源。谚语盛行的原因是“人们使用它们来感应别人的想法和古时的智慧”。在平时工作中,这些名言通常用来激励同事和员工。

然而,谚语再深刻再易懂都好,也摆脱不了清楚明晰的观点所带来的坏处。谚语的简洁性能带动思维的简洁性,让人不会再去想复杂的解决方法和复杂的想法。依赖谚语“有助于群体思维,却缺乏自我思考”,沙皮罗说。换句话说,这就让喜欢用谚语的人“没办法更深入思考地自身在做的事情”。不过有句话这么说:“柳暗花明,又一谚语。”

原文选自:BBC

译者:周静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