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受到诱惑是什么时候?哪怕只有短短一瞬想干坏事的念头。
是撒谎?背叛朋友的信任?插队?还是少劳多得?我打赌是今天,甚至可能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还会面对更大的诱惑,尤其是性与金钱。但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克服诱惑,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然而,别人又会如何看待我们经历内心挣扎后的选择呢?谁才是更高尚的人:是战胜自我的人,还是心无杂念的人?
道德哲学大致有两种理论,对“最有道德之人”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一种理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的,他认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全心全意地做正确的事,丝毫不会受到诱惑的影响。另一种理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的,他认为道德是违背人性的,如果你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即使结果是好的,也不该被看做是道德的。
究竟哪种行为最高尚,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那么大众更支持哪种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克服诱惑的理解,我的团队招募了250多名3至8岁的儿童,以及近400名成年人。
每人都要分析几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故事里的两个人物最终都做了道德正确的事情。例如,在一个故事里,两个孩子都打碎了妈妈的东西,也都向妈妈坦白了。只不过,其中一个孩子本想撒谎逃过惩罚,但她最终还是艰难地选择了说实话;而另一个孩子轻轻松松就说了实情,也没想过撒谎,因为她根本不怕被惩罚。我们的问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讲,哪个孩子更值得被表扬?
调查结束后,我们发现了惊人的阶段性差异:三至八岁的儿童认为,不用经过内心挣扎就直接作出正确选择的人道德更加高尚;而成年人的想法完全相反。这一差异在一系列不同情节的故事里都有体现,包括撒谎、在兄弟姐妹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不遵守诺言等。无论我们是问“谁的表现该得到奖励”,“谁更好”,还是“将来谁更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这一差异始终存在。
让我们有点吃惊的是,此前曾有调查显示,成年人们认为心存恶念应该受到道德谴责,但这次我们却发现,成年人更赞赏克服了内心矛盾的人。究其原因,他们的想法大概和康德一样——比起顺遂自己的意愿做了一件好事,克服想做坏事的欲望才能真正称之为道德。他们认为,心存恶念时,才使向善真正成为一种“选择”。
当然,成年人也会和孩子一样严厉谴责某些不道德的欲望。举个例子,没人会认为打消猥亵儿童念头的人比从没想过猥亵儿童的人更高尚。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年幼的孩子会更倾向于亚里士多德的理念,认为一心向善的人更高尚;但他们8岁后,就开始向康德的理念转变,认为高尚行为的价值要根据其难易程度来判断。
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法为何会发生改变?这或许是因为幼小的孩童缺乏内心挣扎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很少经历既想“向善”又想“向恶”的挣扎,而只有经历过这种矛盾体验,他们才能学会赞赏(或者至少不去谴责)这种行为。
或许,儿童天生就偏爱单纯的性格。但有趣的是,长大后,我们会越来越欣赏坚强的意志,接受人性的复杂——有欲望,却也有克服欲望的意志力。
所以,下次你发现自己被欲望诱惑时,放轻松。只要你最终做了正确的选择,可能还会让你的形象在朋友们心中加分呢。但是,你的孩子可不会轻饶了你。
原文选自:万古杂志
译者:孙雨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