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是不听劝?

作者:Tom Stafford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2-15 16:27:49

为什么人们总是不听劝?

你该怎么说服一个人正视事实呢?仅仅要求他们公正、不偏不倚是不够的。

我们的心理有这么一个误区——总会格外注意那些能够验证内心已有判断的证据。听到竞争对手的八卦时,我们会说“我就知道他是个讨厌的家伙”;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最好的朋友身上,我们大概会说“那只是谣言”。如果你不信任政府,政策的变更就是他们无能的体现;而如果你信任政府,同样的政策变更就变成了内在合理性的证明。

一旦了解了这一心理习惯——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你会开始发现这个习惯无处不在。

在我们试图做出更好的决定时,确认偏差可能会存在很大影响。方向思路正确时,确认偏差无关紧要,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路往往是错的,而等我们注意到证明错误的决定性证据时,总是已经为时太晚。

想要在决策时避开确认偏差,用心理学理论来讲,就要弄清确认偏差产生的原因。

大体上,确认偏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并在研究过程中找出了克服偏差的方法。

第一种原因最为常见,在一些表达中可见端倪,譬如“你只会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他会这么说的,不是吗”;再比如,人们会被指责只站在自己的身份、职业、交友角度看待问题。这种情况可以被称为“确认偏差的动机论”,有一个用于纠正这种偏差的明确方法——改变人们的动机,他们就不会再有偏见。

另一种原因则更为微妙——偏见的产生并不仅仅因为我们相信内心想要相信的事物,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正确认识新信息和自身观念。这是个稍显含糊的理论,因为导致我们发生认知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源于存在固有逻辑缺陷的记忆的局限性。或许,我们在认知中会有盲点,是因为世界发展的方式与我们最初设想的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纠正确认偏差的方法就是给人们提供调整思维的策略——假设人们已经开始主动寻找真相,他们需要的只是更好的方法。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确认偏差的认知论”。

三十年前,查尔斯•罗德(Charles Lord)和同事发表了一项经典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名为“偏见同化”的确认偏差。

实验中,招募来的参与者都对死刑表示强烈赞同或反对,并分别阐述了延续或废除死刑的论据。很显然,他们会依据已有观念来提出确证的或是否定的论据。

研究发现,证据性质与人们的先入为主相比并没有那么重要。如你所料,确证的证据加强了观点,但否定的证据也有同样的效果。没错,反对死刑的人看见支持延续死刑的证据之后,变得更加反对了(反之亦然)。

接下来的研究中,罗德和同事重新进行了偏见同化实验,但这次的研究对象为两种指令。其中,“动机论”指令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客观公正”,视自己为“法官或是陪审员,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考虑所有证据”。

而另一项“认知论”指令则没有提及期望的结果,而是着眼于参与者采用的策略:“每个步骤都要问自己,如果从问题反方向出发,你所作出的评价是否依旧如此”。这种策略被称为“反向思考”策略,效果显著。

结果,被要求公平公正的参与者在考虑证据时出现的偏差与此前的实验中一样。赞成死刑的参与者所注意到的证据都是支持死刑的,而反对死刑的参与者考虑的证据都是支持废除死刑的。这表明,仅仅在主观上想要作出公正判断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反向思考”的参与者完全克服了偏见同化的影响——他们并没有认为支持自身观点的研究就比反对的好,也没有对眼前的证据视而不见、在自己的观点里越陷越深。

这一发现对我们相信人性有好处——我们并不是不想发掘真相,至少在实验推理的缩影中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需要一种办法,来帮助自己克服选择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短视性。

因此,想要做出更好的决定,仅靠想要做到公平客观是不够的。你需要的是能够更正局限性思维的实用方法。幸运的话,会有其他人替我们指一条明路;不过就算自食其力,我们也可以将“反向思考”策略才作为理论支撑,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原文节选自:BBC

译者:徐上晶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