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回执”(Read receipts)是数字时代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雷区——但只要读完此文,你就能安全通过这片雷区。
“已读回执”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阻止它继续摧毁我的生活?
呵,“已读回执”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足以将你从信息交流的快乐中拉回现实。
多数社交平台在发出的消息被阅读后都会立刻通知发送者:在Facebook Messenger(脸书发布的即时聊天应用)上,聊天列表右侧会出现接收者的头像;Snapchat(一款“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上,箭头颜色会由不透明变为透明;WhatsApp和推特中,“√”会变为蓝色;在iMessage上,“送达”会变为“已读”,甚至还会告诉你接收者阅读的精确时间。
听上去十分直白,甚至可以用“简单”来形容。如果这只是一来一回的的信息交换,那也确实如此。但是,当你的消息在“被阅读”后的几分钟里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你就处于一种“被晾着”的状态了。这时候,就连最自信的人都要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了。
难道是你说错话了吗?你觉得没有,但显然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不然为何他们读完了消息却不回复呢?
你从未想到过,他们可能在开车,洗澡,或是和不喜欢边吃饭边玩手机的亲戚在一起。此时此刻,你只会怀疑他们私下里对你反感,或担心对方的回复很可能让你失望,尽管真实情况没那么严重。
反之亦然:若是你收到了一则不能或不愿立即回复的消息,倒计时也就开始了。你读完信息却不回复就是间接说明你在忽视对方——即使你们最终展开了对话,这种行为也显然不能作为一段对话的良好开端。
“被晾着”的焦虑虽然看似有点傻,但却十分真实,这是数字时代特有的焦虑,没有其他任何情感与之相似。这就像你出门顺便拜访友人,而且确定他们就在家里,却莫名其妙地没人为你开门——那样的话,我倒觉得你不如帮他们找点借口,比如他们可能在洗澡时摔倒了之类的。
在Web 2.0时代,人们不再这样善解人意。人人都应该随时在线,谁不在线,那就是他的问题。想想现在社交工具总是在提醒你朋友的“最近活跃时间”(最近一次上线时间)和“对方正在输入”(开始回复你的消息),你就不会疑惑Y世代的焦虑为何如此普遍了。
人们对“已读回执”的恐惧如此之深,以致于想出了一些对策,极力避免这种情况。为了避免被人发现自己阅读了消息,人们情愿多绕些圈子。在Snapchat和Facebook上,只要下载消息,然后在飞行模式下阅读,就能逃过“打开”消息这一劫。
很多时候,不用打开社交软件,只看锁屏上显示的前几个字就足够了解一条消息的大意了(比如,“我想我们该分……”)。iPhone用户可以将通知栏的“信息”设置为“显示预览”打开这一功能。
有人折腾自己,只是为了悄悄地看消息;而有人却为了个人目的,故意让他人焦虑。(更复杂的是,没人知道“read receipts”中的“read”究竟是“已读”还是“在读”。)尤其是那些打开“已读回执”功能就是故意想让对方担心的人,更证明了焦虑存在的真实性。
Tinder(交友软件)已将用户的“最近活跃时间”移至个人信息中。我问过Tinder,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先发起会话却未得到回复的用户会很有压力,这对Tinder“有趣的交友平台”的形象非常不利;二是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欺骗好友,说自己最近没登陆。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大概是因为人们在“已读回执”上耍的花招太多,多到让我失去了对人的信任。
这些货真价实的事例表明,人类之间的交流质量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有所进步,但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花太长时间斟酌出一个深思熟虑的回复反而显得不太真诚。我怎能告诉你,我已将你的消息来来回回看了千百遍,苦苦思索如何回复,反复删删改改,才点了“发送”!
就个人而言,我想取消“已读回执”功能。忽略有时是种幸福,尤其是忽略你读取我消息的具体时间和你暂不回复的决定。
我已经关闭了推特、WhatsApp和iMessage的“消息已读”提醒,可这个功能已是Facebook和Snapchat的一部分,选择关闭此功能似乎意味着你在掩饰什么。
或许正因为“已读回执”给人们带来的焦虑,有些人将打开这一功能视为交流透明化的一种延伸,甚至是一种承诺的体现,可见现代社会中所谓“承诺”的标准有多么低。
一个折衷办法是,社交媒体让用户自主选择“已读回执”的发送对象,如果有人要求或值得你这么做的话,那就给他看好了。iMessage的最新版本就能让你自主选择“已读回执”的开启对象:点击右上角的“i”,选择“发送已读回执”即可。
原文选自:卫报
译者:孙雨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