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受访者觉得天气预报挺准

作者:王品芝 高辰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04-20 17:25:04

前不久,国家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表示,要“理解老百姓骂我们预报不准”。你觉得现在的天气预报准吗?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2%的受访者依赖天气预报,66.0%的受访者觉得天气预报挺准,62.3%的受访者建议重视天气预测科技发展。

60.2%受访者依赖天气预报

“我生活挺依赖天气预报的,出门之前都要看一下是否有雨雪,即使不出门也要看一下气温,看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尤其是现在怀宝宝了,会更关注天气。” 河北衡水政府机关公务员李亚美说。

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李未夫(化名)说,现代人多数时间生活在温度可控的环境里,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出门坐公交车或者打车,就算基本不看天气预报,也不见得能遇到什么麻烦。

调查中,9.6%的受访者很依赖天气预报,50.6%的受访者比较依赖,28.7%的受访者觉得仅供参考,11.0%的受访者不依赖。

此外,8.2%的受访者觉得天气预报很准,57.8%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准,24.4%的人认为一般,9.6%的受访者觉得不准。

“我一般只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才会看天气预报,不过现在很多人还会通过天气预报关注空气质量、雾霾指数等。”河北新业律师事务所的付珍觉得天气预报相对于以前来说准确率提高了。

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很不接受天气预报不准,28.1%的受访者不太接受,23.1%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37.3%的受访者比较理解,6.0%的受访者完全理解。

“公众对于天气预报过高的心理预期肯定会影响满意程度。我们只能希望它更准确,而不是要求完美。”李亚美觉得天气预报不准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以前学过地理,知道一些气象知识,大学期间参观过气象站,每天气象站都会对大气运动进行监测,但播报还是可能有误差”。

62.3%受访者建议重视天气预测科技发展

对于一些人感觉天气预报不准确,60.8%的受访者指出大气运动远比想象的复杂,45.2%的受访者表示预测中计算难度很高。其他原因还包括:公众对天气预报的心理预期过高(33.9%)、公众对于不准的情况印象深刻(18.8%)和科普宣传不到位(10.7%)等。

李未夫觉得人们感觉天气预报不准,主观原因多于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很明显,大气运动是很复杂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很多时候只能预报最大概率的事情。从主观方面来看,一年364天预测都是准的你可能不会有感觉,但偏记得有一天下雨没带伞。另外,现在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更多了,不仅告知晴雨,还会告诉你下午2点下雨的概率是60%,如果2点没下雨,你可能会感觉不准,因此不是天气预报不准,是人们更挑剔了。

要提高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满意度,62.3%的受访者建议重视天气预测科技发展,53.8%的受访者建议加强气象知识科普宣传,43.4%的受访者建议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40.7%的受访者建议预测部门更加尽心尽力,32.1%的受访者建议将天气预报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付珍认为天气预报部门要更加注重检测技术的发展,老百姓也要合理面对预报中出现的问题,允许科学技术以及工作人员在技术、经验方面存在不足,继续完善。

李未夫认为,我国对于气象人才的培养还是有缺失。“可能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气象学,即使学了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对未来很担忧,在问答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提问:‘本科物理,博士气象,不转行还能挣大钱吗?’‘小弟港澳人,本科北清物理专业、博士北清气象专业,在大陆能找到工作吗?’因此,想要提高准确率以及公众满意度,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科普来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人们知道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有志于成为气象学家”。

“要加强气象知识的科普宣传,让老百姓多知道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一来提高天气自测、自我判断的能力,二来也能够正确看待预报中出现的问题,更心平气和一点。”李亚美说。

受访者中,00后占1.0%,90后占20.6%,80后占52.3%,70后占20.1%,60后占5.0%,50后占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