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农北影节谈影视金融 以标准金融服务促进中国文化IP电影走向国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24 09:04:43

最近几年,电影与金融的联姻格外火热。电影市场早已不再是创作者们的自留地,金融资本的进入打通了电影产业的脉络,刺激了市场的活力。一个个惊人的票房数字背后,浮现出越来越多出神入化的金融推手。中国电影业正在全面金融化。

“相比于保底发行,多种融资渠道等金融手段,我更看重的是,通过标准、规范的金融服务,来倒逼电影行业生产环节的流程工业化,这才是对这个行业最有价值的。”面对金融和电影的联姻,恒信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创始人兼常务副总裁杨宇农如是说。繁荣的电影市场应该容纳多种投资主体、投资形式,同样规范标准的金融服务也会力促电影产业不断优化整合,形成有序的电影生产链条。电影与金融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利用金融手段促进中国电影发展这个命题上,作为影视和金融的双行业专家,杨总一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杨宇农北影节谈影视金融 以标准金融服务促进中国文化IP电影走向国际

(杨宇农与《匆匆那年》《谁的青春不迷茫》导演姚婷婷)

421日,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中信国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安新桥(北京)影视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文化IP电影如何走出去”论坛中,杨宇农副总裁受邀与国内外影视界的著名投资人、制片人、编导和专家精英一起,就中国文化IP电影如何打造内容、提升技术、开创新的投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共同交流与探讨。

杨宇农北影节谈影视金融 以标准金融服务促进中国文化IP电影走向国际

(杨宇农在“中国文化IP电影如何走出去”论坛上发表见解)

论坛结束后,杨总参加了专访,更深入的向记者讲述了影视与金融之间的联系,并从影视金融角度对中国文化IP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杨宇农北影节谈影视金融 以标准金融服务促进中国文化IP电影走向国际

(杨宇农就“如何使用金融手段促进和保障中国文化IP电影的发展”发表见解)

Q1、您在业内曾建立过超10亿规模的电影项目投资基金,还促成了包括《绝世高手》、《南极绝恋》、《我是马布里》、《19岁的肖像》等多部优质电影项目,以及电视剧《莽荒纪》和最近现象级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在内的电视剧项目的投资合作。就拿《人民的名义》为例子,在投资一个项目之前是怎样做前期判断的?是更依赖大数据还是依靠直觉?

电影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值得投资,其实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我们在做任何投资之前都会先设计基金交易结构,通过全方位的风控来综合判断和把握,保证项目的成功率。投资电影项目当然不能只凭直觉,肯定要依赖数据,前期要对项目的剧本创作、演员班底、制作班底、宣发团队、成本控制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所有的市场流行趋势都有数据,哪些东西正在流行,或很可能将流行起来,都能从数据中看出来。通过大数据,可以尽可能地规避未经过市场验证的电影项目的风险。像是当时投资《人民的名义》,就是看好该剧的主旋律题材和编剧、导演和演员的主创阵容,更认可路导及李学政主任的专业,对各方面进行了综合细致的评估后,才促成了这次投资的成功。

Q2、请您谈谈金融与电影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近几年来,大家对电影行业中金融的标签就是保底发行,其实不然。金融与电影的联营有更多的内涵,在电影的各个生产环节,金融手段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影产业有自己的制造业链条,即“编剧——演员——拍摄——后期——发行——周边”,电影行业完成这些环节的企业之间不是上下游关系,而更像是一种外包关系,一家电影公司,几乎可以不具备任何拍摄,后期或发行的能力,照样可以组合完成电影的生产和上映。

但是电影公司必须具备一个金融链条即“融资——投资——还款”,两个链条相互依存,金融链是为制造链提供资本保障,而制造链的有序也能够为融资提供相应的支持,比如,在拍摄之前引入广告主的签约比如预售版权,这样行为本质上都是融资行为,在电影产业中,两个属性截然不同的链条相互帮助,才共同促成了一部电影的完成。

Q3、您认为应该如何利用金融手段去促进电影行业的发展?

提到金融,最直接的标签就是规范与标准,其意义就是在于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相比于保底发行,多种融资渠道等金融手段,我更看重的是,通过标准,规范的金融服务,来倒逼电影行业生产环节的流程工业化,这才是对这个行业最有价值的。

一旦金融产品要进入到电影行业,就意味着必须要倒逼这个行业每一个流程的更加透明化,每一个动作都更加标准化,以好莱坞完片担保举例,担保公司在电影的开拍前就要审查剧本,预算以及演职人员资质,在拍摄过程中随时掌握进度,甚至在超支严重或遇到意外时接管整个剧组,对每一笔支出,每一张发票,都做透明规范的管理,把大批文艺人士高效率的组织起来进行市场活动,用金融市场来倒逼市场标准的确立,怎么确立呢?简单点来说,你不按照标准来,投资方就不给你钱,不会承担风险,来逐渐影响到生产环节。

Q4、目前我国IP电影创作数量虽多,成功走出国门的案例却少之又少。您认为要想真正实现我国文化IP电影走出去应该如何做?

一是中国本土化IP在国内的制作发行一定要融入国际化的元素,这就需要将国际化的优秀团队引入中国,共同合作;二是中国本土化IP一定要具备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这就需要国内团队能够具备流程化、标准化的电影生产流程以及金融、法律合作方式走出去与国际合作。因此要促进和保障中国文化IP的电影发展,国际化一定是大趋势。

Q5、据了解,恒信文化与好莱坞合作,一直以来积极推动中国IP电影通往世界市场,未来在影视IP的国际化发展方面恒信文化将有怎样的布局?

恒信文化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与国际化电影市场接轨,这也是恒信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的项目与好莱坞的编剧、制作团队都在进行密切合作,也在投资一些好莱坞的项目,比如《诺亚方舟》等。恒信文化从资本、内容、创作者、生产商等多维度与国际团队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达成中国本土化IP与国际化的真正融合,解决大多数国际合作只有生产国际化而缺乏中国文化运输的问题。

此外,恒信在与国际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一直在规则、制度、内容等方面积累自身经验,积极探索与国际团队对接的标准金融与法律服务。我们希望把这种资源和经验分享给中国影视行业的同行们,与恒信一起携手实现中国影业与世界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