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青
中国人大网最近公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根据该计划,2017年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14个,值得注意的是,国歌法将拟于今年6月初审。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不过,即便是专业的演奏家,也未必能答得出它的演奏标准:每分钟96拍,标准时长为46秒。这主要是因国歌有不同版本所致。专业演奏尚且如此,遑论大众。当前,一些规范性条例对国歌的奏唱和使用做了一些说明,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奏唱国歌不严肃、不准确和使用国歌不当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于国歌仅有初步概念但缺乏具体认识。此次将其列入立法计划内,意在解决法律缺位的问题,通过对规格、场合、礼仪等问题的统一规范,引导人们准确认识国歌。
国旗法1990年通过,国徽法1991年通过,20多年过去了,为何国歌法才进入立法程序?这主要是一些历史原因决定的。1949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时,《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代国歌”被写进决议的,直到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它才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此,刑法在299条明确规定了“侮辱国旗、国徽罪”,而没有把国歌写进去。目前,只有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对于演奏场合和礼仪进行了粗略规定,既不能详尽地应对一些现实问题,在法律位阶上也属于规范性文件,意义有限。
国歌是严肃而厚重的,在关键时刻总能直抵人心,引领方向。尤其是在一些国际比赛、外交场合,国歌作为国家的代表性声音,总能激荡出我们内心的自豪感,当自己的国歌即便出现细微差错时,也很少有国家能忍受而不抗议。至于歌词,每支国歌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希望,荷兰国歌几百年未曾更改,法国《马赛曲》沿用至今。虽然国歌意义如此重大,但放在平素生活中,它的权威厚重并不容易被感知。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现象,比如,葬礼、婚礼上有人放国歌,还有人在正式出版物上改歌词开玩笑。一些无意的差错就更多了,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作词作曲者,有些单位张贴、书写、播放的国歌有错误。这就是国歌法要主要规制的地方。首先,要从法律层面规范国歌奏唱场合和奏唱礼仪,明确国歌乐谱和歌词的标准版本、文本;然后是明确个人、部门、政府对国歌奏唱的具体法律责任,特别是侮辱或破坏国歌形象的行为;最后,应该借此进行爱国教育,使得更多人能记住国歌、唱好国歌、理解国歌。
在今天,国歌不仅是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好题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需要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既要尊重国旗、国徽,也要唱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