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20日在中南大学举办“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发展报告——2017》、《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在论坛上发布。《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占23.3%。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认为,同学纠纷、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三者是渐进的过程。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升级版,也是最严重的校园暴力欺凌。及至到了暴力阶段,也往往最难控制并造成最严重的损失。从杜绝暴力和减少损失的角度来说,在稳妥化解热暴力的同时,更应关注和预防语言欺凌。
语言欺凌是一种“冷暴力”,其更具有隐蔽性,甚至被人为忽略。也正是因为如此,语言欺凌行为才始终处于高发状态。相比较而言,也正是对校园欺凌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其范围界定的狭窄,使得防控手段相当滞后,预防和治理体系不尽完善。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发生,同对重点群体的关爱缺乏有关,也跟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执行不到位有关,更与惩罚机制缺位和学校教育缺失相关。在校园欺凌已呈现出新的业态,并发生着巨大转变的大背景下,对校园欺凌在认识上依然“重热而轻冷”,从而导致校园欺凌的干预机制难堪其用。
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产生和蔓延,首先要破解思想束缚,对校园欺凌产生的根源和表现,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尤其要提防和注重语言欺凌等“冷暴力”,避免其持续升级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透过此不难看出,对于语言欺凌,主管部门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如今,《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的结论再次说明,对于占主要形式的语言欺凌,考验着既有的干预机制,也离不开预控体系的升级。
解决语言欺凌,一是教育,二是预防,三是干预。先从思想教育入手,既要让孩子认识到语言欺凌的危害性,又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和保护自己,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对出现思想波动、行为偏差的孩子,应当给予必要的引导;应当加强对学生关系的调研,通过举办集体活动来收集信息、研判形势,对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要采取果断的干预措施。
最后是实行全面干预,各方要围绕保护和教育孩子的角度,全面履行自身的责任,严格执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规范,比如加大对网吧、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的打击,加强对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关心与关爱,加强立法和执法,对构成校园暴力的行为进行打击,对当事人给予教化和教育,以此达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预防与制止相结合,由此提高治理效果,实现校园欺凌干预体系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