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违规是一回事 车让不让是另一回事

作者: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05-23 11:27:28

在我们所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秩序维度中,往往是伦理失效,才需要法律兜底。之所以车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事故乃至悲剧频繁发生,就在于伦理没有被尊重,甚至被遗忘。

------------------------------------------------

5月12日起,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在全市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截至5月21日,西安共纠处机动车4000余例,19日一天就处罚不礼让机动车1264例。

但是,有利于改善交通的“车让人”行动,很快被争议的唾沫所淹没。很多司机质疑:如果行人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先,凭什么还要礼让?特别在短暂的左转弯通行时间里,行人违规会让车辆难以通过,如此“礼让”是不是太吃亏了?

与交通规范和交通秩序落实良好的发达国家比,中国的交通状况难言理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车辆不礼让行人的坏习惯普遍存在。许多在国外居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回来以后,都发现自己对国内交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一开始连过马路都不会了。车不让人,不仅让行人出行困难,还造成许多交通安全隐患。

要求车让人,是一种文明的示范和鞭策。车辆已经享受了大部分的道路资源,在道义上就应该礼让行人。车辆是公路上天然的强者,而血肉之躯的行人无疑是弱者,强者不能凭借钢铁的外壳横冲直撞,让行人面对混乱的交通无所适从。因此,车辆应当尊重行人的道路通过优先权。让行人先走,才能让自己开得更快。

然而,在较为恶劣、无序的交通环境熏陶下,很多行人也学会了“物竞天择”。因为车辆不习惯让人,道路通行资源没有倾向于行人,行人只好见缝插针。闯红灯、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横穿马路,这都是常见的行人违反交规问题。现实中,因违反交规被处罚的行人极少,与机动车相比,行人的违法成本很低,这加剧了道路交通管理的治理难度,还降低了产生不公平感的司机礼让的意愿。

看起来,问题陷入了囚徒困境。司机以各种理由不愿意让人,行人因为车辆的“霸道”选择绕过规则。谁都不愿意吃亏,结果就是谁都要吃交通混乱的亏。

其实,行人违规主要是管理问题,应呼吁更严格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让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车辆是否让人,则不仅事关法律与规则,更牵涉最基本的伦理。在我们所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秩序维度中,往往是伦理失效,才需要法律兜底。之所以车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事故乃至悲剧频繁发生,就在于伦理没有被尊重,甚至被遗忘。车辆不礼让行人,是一种恃强凌弱的表现,这时候要求弱者遵循强者语境下的规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这不是说行人闯红灯有理,而是说司机不能因为行人的无理而放弃对文明的追求。这有点像一个强势族群突然侵入到一个落后族群,符合道义的举措不是殖民和奴役,而是懂得割舍利益,消除成见,帮助落后者提高文明的水平。须明白的是,在车辆被发明前的很久以前,行人一直以来就是道路的主人,汽车不能以强大的通行能力实施“侵略”,剥夺行人安全通行的空间。

在人均汽车拥有率越来越高、全国出现更多“堵城”的背景下,治理道路交通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的难题。道路属于所有的交通参与者,人是道路交通主体、道路秩序的维护者。治理交通牵涉城市规划、道路建设、车辆限行等许许多多方面,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仍然是人。毫无疑问,同样一条路,同样多的车辆与行人,如果社会整体文明水平更高点,法律和伦理各司其职,道路就会更通畅。

机动车是现代道路交通的最大受益者。机动车驾驶人通过礼让行人,表达善意和诚意,并形成一种文明习惯,会让分享道路资源的各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