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内心的“小宇宙”(在一线)

作者:张 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05-25 09:26:13

“我到街上做问卷调查,开始很害羞,担心被拒绝。”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四年级(4)班的学生吕文博和小伙伴们,正在做项目“给北京汽车安个家”。慢慢地,孩子们不但敢开口了,还总结出3条经验:“不能找不开车的老人和小孩,不能选上下班时间调查,关键是要微笑,让人不好拒绝。”

孩子们创新精神缺乏、实践能力差,这块“硬骨头”怎么啃?2015年,呼家楼中心小学积极探索,提出了“PDC实践育人理念”,即project(项目)、drive(驱动)和create(生成)。“‘PDC实践育人理念’试图通过项目育人、实践育人,来求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说。

实践育人求解“钱学森之问”

“老师,您有要买的东西吗?”三年级(3)班的“促销员”姚雨昂热情地迎上前来,学校操场上的一间白色帐篷屋里,小超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年级(3)班的“总经理”张开瑜是个行家,说起开店头头是道:“我得先调查市场需求,然后还有消防验收、税务登记、招聘人员、进货……”“如果让你促销方便面,怎么办?”“促销员”姚雨昂想了想,不慌不忙地说:“可以买一赠一呀!我薄利多销,让消费者少花钱,还能从厂家低价进货。”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弱化的问题长期存在,也是‘钱学森之问’提出的思考。我认为,现在是教育改革最好的时机,有政策、有经费、有空间,必须承担起解决教育痛点问题的责任和使命。”马骏指出,“‘PDC实践育人理念’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从课堂到生活,重在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校到社会,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呼家楼中心小学工作31年,做校长17年,马骏对教育有着无限的热爱和热情。做校长初期,她更多思考的是建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孩子,近几年,她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从为国家办学、为社会办学的高度,去承担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PDC实践育人理念”正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晶,也是学校厚积薄发的结果。

从2010年开始,呼家楼中心小学就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迄今已完成4个系列,还出版了2本学生校本课程文集、开展了基于社会大课堂的跨学科学习。2015年,北京市要求,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家楼中心小学就从数学学科出发,推广到全学科;从10%出发,力求撬动并盘活课堂内90%的转变。

“要我学”变“我要学、做中学”

“我把废纸撕碎后浸泡一夜,然后用搅拌机打成纸浆,加入一点面粉后,把纸浆平摊晾干,就可以做成再生纸了。”五年级(3)班的郭彦霏一边操作,一边向同学介绍,她是“垃圾去哪儿”项目组的成员。

为了让垃圾“华丽变身”,同学们为垃圾设计出了6条“出路”:制作创意垃圾桶、破铜烂铁演奏、再生纸、做饰品、做酵素……

“根据‘PDC实践育人理念’,学校从发现自我、了解自然、探秘科学、解读人文、回归生活、体验社会等六大方面构建了项目群,各方面环环相扣,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马骏介绍,每方面又进行了细化,分解到一到六年级。就拿“了解自我”来说,二年级的要求是“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包括《人体器官》项目等;五年级的要求则是“了解自己的家族”,包括《我的家》项目等。

在实施途径上,项目群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有机融合,不仅做到全校2500多名学生、200多位老师全员参与,还研发了PDC《家庭亲子攻略项目》系列丛书等,让所有家长都参与其中。

令人欣喜的是,呼家楼中心小学的PDC项目群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要我学、教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做到了知以善行、学以致用。

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老师

“你这个实验做了多少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问一个正在做项目的孩子。“14次!”孩子小脸上洋溢着自豪。“如果你的数学题做错了,你会改上14遍吗?”“不会,早烦了。”孩子老实地回答。

“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关键是怎么点燃、激发它。”马骏深有感触地说。在呼家楼中心小学,孩子们在一个个项目研究中,思维被打开、潜能被发现、品质精神在形成。深夜11点,还有很多孩子在群里讨论怎么克服项目遇到的困难……

老师的改变也显而易见。中老年教师带着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做项目,越做越带劲,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教师职业怠倦问题。“这不仅包括理念被老师们接受、教师内驱发生变化,还包括学生会‘倒逼’教师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课堂发生了变化,老师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马骏说。

据介绍,PDC项目群将进一步推出系列社会研学项目,使项目群的理念及内容贯穿社会;创建一个大数据平台,对项目育人的过程和效果给予呈现和分析,并致力于形成系统性、理论性的学术论著。

“‘PDC实践育人理念’和项目群构建是我校带着对教育的思考、理解与情怀提出的,具有原汁原味的实践育人理念与模式,一年多来,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课堂、校园中的悄然改变,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我坚信,给孩子们一个支点,他们将可以撬动地球。”马骏对未来充满希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2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