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如何教好汉语?

作者:彭 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5-26 17:10:04

——访罗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马西尼教授

彭 莺

 

在海外如何教好汉语?

日前,笔者就“在海外如何教好汉语”的话题专访了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学院院长、著名汉学家、罗马孔子学院院长费德利科·马西尼教授。马西尼认为,语言本身并无难易之分,关键是学习者的母语和所学外语的亲疏距离。“中文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零起点并不等同于欧洲等西方学员的零起点。中文对母语是西方语言的学员来说,要比日本人、韩国人和新加坡人难得多。同样,法语对意大利人比对中国人来说要更容易学。”

汉语教师如何介绍中国文化

语言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当问到“中国汉语老师在海外教中文时该如何向当地学生介绍中国文化”,马西尼告诉笔者,在海外教汉语和在中国国内教中文完全不同。比如,对在意大利的中文学习者来说,很多人其实从未体验过中国文化。虽然从古至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在意大利的中文课程中,关于中国文化,意大利的中文系老师给学生介绍的主要是中国古代的诗歌。此外还包括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古典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在意大利教汉语的老师介绍比较多的是有关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不少有关历史上意大利名人或传教士去中国的记载,有的西方学者当时还用拉丁文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促进中西方互相了解,像利玛窦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意大利语中的一些词语也受古代汉语的影响,如seta一词就代表了丝绸的意思。”马西尼说。

基于海外汉语教学的客观现状,马西尼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老师掌握好中国古典文化和与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哪类作品适合课堂赏析

欧洲一贯重视通过文学赏析来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在意大利也不例外。比如阿城的《棋王》、莫言的部分作品等优秀文学及影视作品,都曾在意大利的课堂上被老师采用并作为重要的赏析对象。

据马西尼介绍,针对罗马高年级中文专业的学生,老师会自编一些教材,选取文章,让学生理解并翻译。“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坐在同一课堂里,他们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型的学习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用有深度的中国文学作品还能同时促进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自的母语,培养出色的翻译人才。”

中文水平有别教学方案不同

众所周知,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词汇教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马西尼告诉笔者,以罗马大学的中文教学为例,老师们会根据学习对象的中文水平,遵循教育心理学和二语习得规律,因材施教。

据马西尼介绍,对于初级班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牢固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词汇。“在这个阶段不要扩充不必要的词汇,避免增加学生负担。老师也不需要引入语素分析法,以免导致学生分不清词和字的区别。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老师会指导他们尽量少用双语词典。比如,中文的‘政策’和‘政治’在意大利语里就是同一个词。所以,用双语词典并不解决问题。应从语素学习的角度出发,准确理解教材上出现的每个词的意思。”马西尼说。

在马西尼看来,初级班的汉语教学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高年级班则要加强对复杂中文文本理解力的训练。

马西尼说,罗马大学中级水平的中文学习者除了常规课程外,学校还为他们配备了一些专门领域的中文教材,通过不同的课型来教授,比如文学类的《故事中的历史》,新闻类的《报刊汉语》和科技类的《科技汉语》等。

(作者系意大利那不勒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