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长假最后一天,做生意的寇先生邀请几位朋友谈项目合作,吃饭时就近选在牡丹园附近的一家东北菜馆。按他以往的经验,6个人点10个菜,往往吃不完。“可这里面有俩朋友是初次见面,点太少了,担心场面寒碜。”虽有些犹豫,寇先生最终还是照例点了10个菜,其中有一道分量很足的“横菜”铁锅鱼。
宾主推杯换盏,酒喝高兴了,饭菜就受到一些冷落。离开时,几乎每个盘子里都剩下至少三分之一的饭菜。餐桌中间的大铁锅,20多个鱼块更是没怎么动。临走时,也没人提出来打包带走。“都在聊项目,哪还管得上打包啊,再说谁好意思拎着饭盒走?”最终,这些剩下的饭菜,只能被服务员清理倒入垃圾桶。
像寇先生这样,在商务宴请时菜往多了点,最终没咋吃,打包带走又有些难为情,最后造成饭菜浪费的,并不鲜见。
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持续推进,一般家庭外出到餐厅聚餐,几乎不用商家费心,大家伙儿都会主动提醒点菜者,“差不多得了,不够吃再加。”即便真吃不完,也会非常自然地向商家提出打包,“毕竟花的都是自家的银子。”
与之相比,商务宴请则成为“光盘行动”效果不彰的“重灾区”。“恐怕还是心理作怪吧。”中关村附近一家餐厅经理告诉记者,虽然节俭用餐,反对铺张浪费宣传了好多年,但跟家庭聚餐比,商务宴请的浪费明显多一些。
商家对此也颇有些无奈。虽然明知道饭菜吃不完要倒掉,非常浪费,可碰到这种商务宴顾客,服务员只能稍作提示,菜量够了。“提醒太多了,反而可能惹客人不高兴。提醒客人打包也是这样,最多问一遍。”
不光是正式商务宴,就连朋友间一般聚餐,要是吃饭者彼此关系不太铁,饭后打不打包也让大家纠结。上周末,市民李女士跟几个朋友吃烤全羊,最后剩下的羊肉差不多还有一斤多,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谁也没张口说打包的事儿。
李女士觉得浪费了挺可惜,就想提议别人或自己打包带回去,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大家关系好,打包不碍脸面,但要是关系一般,谁都不好意思带。”她觉得,说来说去还是面子惹的祸。
“那就看最后谁掏钱了。”白领小黄则表示,要是自己掏腰包请别人吃,提出打包倒也顺理成章。可如果是别人掏的钱,根本就不好意思开口。“如果对方也想打包,那就更不好了吧。”小黄还认为,现在商家的打包餐盒都是收费的,打包还得再贴钱,有点儿划不来。
“餐盒不管大小,都是一块钱一个,收费就是为了提醒顾客,刚开始少点一些,别浪费。”一位餐厅经理对此则有另一番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