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英国学生讲中国
我在英国大学里教中国社会学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说是偶然是因为我并不做中国学研究,也不供职于亚洲研究中心这样的机构。我其实是在社会学系里做科技全球化治理研究,而系里大部分学生都是没有走出过欧洲的英国年轻人。
但或许这也是个必然,因为了解中国在很多英国年轻人看来是件时髦事儿。很多大学里,和中国有关的课程往往选课者都是爆满。但现在学生选择中国相关课程的初衷和三四十年前西方汉学院的学生不同,他们大部分并非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着迷,恰恰相反,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知之甚少,对中国的印象还仅限于商场里的“中国制造”和影院里的“功夫熊猫”。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懂一点中国怎么能算有“国际范儿”呢?而且不少家长觉得子女修过跟中国相关的课程的学分,找工作有时会多一些竞争力。学生有这样的需求,学校自然要动员老师增设相关课程。
理解英国年轻人对选修中国相关课程的“镀金”心理其实很重要,因为以镀金为目的学习,常会让人失去真正思考相关问题的动力,容易浮光掠影,陷入非黑即白的教条。比如每年学期之初,当学生们刚刚走入课堂时,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往往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质疑派”;第二类则完全相反,是对中国近乎神话般的推崇,认为这个大国的发展一定有解决西方诸多困顿的良药。很明显,这些十八九岁的青年的看法和媒体上的老生常谈差不多。
每年我会在第一节课就跟学生开诚布公地说,这两派意见都让我头皮发麻。虽然在情感上我当然喜欢看别人夸赞我的家乡,但粗暴的否定和盲目的赞美一样让人不安,因为它们本质上都仅仅是一种情绪宣泄,也都暴露出其实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处于浅层次。要我说,和世界上所有地方一样,中国社会有很多可爱之处,但也存在问题,所以在我看来,向他们讲授中国社会学的目的就是,学期结束之后,他们对中国的评价能在“点”上。
学生会继而问我,怎么才能踩到中国的“点”上。认识中国和认识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社会是同一个道理:体谅加审辨。当我们在茶余饭后谈论一个遥远且陌生的社会的“奇闻异事”时,我们习惯于把社会现象归结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怪谈”,而倾向于忘记我们在谈论的是和我们一样理性、智慧并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常常用熟悉的思维定式去套解某个社会现象,而忽略掉他们本身的历史和社会逻辑,这就使有些人貌似“知道”很多国家或文明,但眼界依然狭窄。所以要先通过事实去理解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逻辑,这才具有对中国现象的审辨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当你具备理解不同社会逻辑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现任何社会和群体都会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我的课反响不错。有几个学生在向低年级学弟学妹推荐这门课的时候写到,“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似乎还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想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19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