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没有衰败,只是内地音乐市场更丰富了

来源:新京报
2017-07-06 09:30:09

如果你开车时听香港电台,看每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哪怕只是看看获奖名单,都会知道,即使告别了那个属于四大天王的狂热年代,港乐仍有自己的路。

香港流行文化前沿地位受外部市场冲击

有人说,八十年代才是港乐的黄金时代,因为那是一个拥有达明一派、迈克、何秀萍和陈少琪的时代,也是拥有谭咏麟和张国荣的时代;也有人说,九十年代四大天王垄断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可于我而言,粤语歌没有最好的时代,在许多港乐迷的成长之路里,它一直都在,也一直那么好。

在1995年,黄伟文凭借《活得比你好》第一次拿下填词人大奖,自此与林夕交相辉映。若说1997年后的港乐,定义为“两个伟文”时代也不为过(林夕原名梁伟文)。这些年里,陈奕迅、杨千嬅,乃至谢安琪、容祖儿、卫兰……他们所唱的,其实大多是两个伟文的心声。有人将1997年后称之为“后港乐时代”,其实是一种轻视。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音乐的商业化体系更为完善,两个伟文营造的歌词高峰,使得港乐拥有了更多直击心灵的力量。当陈奕迅唱着《K歌之王》、《明年今日》和《富士山下》时,当杨千嬅以大笑姑婆的形象唱着命薄如纸的《勇》、《少女的祈祷》、《野孩子》和《小城大事》时,港乐其实已经更新换代,与现代都市年轻人更为契合。

即使近年来,中生代歌手和老牌填词人纷纷减产,十大劲歌金曲也因为TVB与唱片公司的问题而变成“电视剧主题曲颁奖礼”,但港乐底气仍在。内地乐迷之所以有“港乐今不如昔”的错觉,更多是外部原因所致。内地与香港在经济差距上逐渐缩小,香港作为流行文化前沿的地位渐渐动摇。此外,网络时代又使得人们对不同国家、地区影音文娱作品的接收渠道增多,减少了人们对香港娱乐产业的依赖度。

另一方面,港乐的粤语基础,原本是一种潮流利器,之后却与普通的方言一样造成语言上的隔阂,也使得以歌词为主打的港乐受到限制。网络时代带来的唱片业低迷,同样动摇了港乐的根基。

告别“四大天王”的年代,港乐仍有自己的路

1997年,香港回归,如此大事,在乐坛上也有呈现——年底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入围的十大中文金曲中包括了一首刘德华的《中国人》。在翡翠台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这首《中国人》也斩获最受欢迎国语歌奖项。

早前,在香港四大音乐颁奖典礼的“十大”中,一直很少见到国语歌的存在,那一年的十大中文金曲给了《中国人》和王菲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各一个席位,已是罕见之举。相比之下,十大劲歌金曲与此前无异,它甚至没有给王菲机会,尽管后者拿到了亚太区最受欢迎女歌手这个安慰奖。

那时的港乐如日中天,我等身在粤南的港乐迷,堪称网络前时代最幸福的内地歌迷,因为可以第一时间在香港电视台上见到各台颁奖典礼。那时,最讨喜的当然是翡翠台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只因一周一次的“劲歌金曲”节目,简直是我等最爱。叱咤乐坛颁奖典礼和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也各擅胜场,前者以客观著称,后者则历史最为悠久。1995年开启的“新城劲爆歌曲颁奖典礼”,那时还是“小弟”。

有意思的是,就在那一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还设了一个“金曲廿载十大最爱”奖项,回望1977年至1997年的港乐经典。回归二十年后再看此事,颇有沧海桑田之感。

在那十首经典中,有罗文的《小李飞刀》。此歌最红时,当时的华人明星不管会不会粤语,去海外演出时要是不唱这首歌,分分钟会被喝倒彩。还有梅艳芳的《似水流年》,可惜二位歌者均已辞世。以《印象》入围的许冠杰、以《分分钟需要你》入围的林子祥、以《上海滩》入围的叶丽仪,均已老去,侠踪隐现。连以《爱的根源》入围的谭咏麟,也很难再以“永远二十五岁”自诩。

那年评出的十大流行歌手早已热度不再,唯有时不时的演唱会引人追忆,王菲、郑秀文和彭羚这三位女歌手同样如此,以黑马之姿入围的郑伊健早已落寞,许志安偶尔露面,长着一张娃娃脸却资格甚老的古巨基,倒是唯一坚持的唱将。

之后的二十年,港乐又发生了什么?对于内地乐迷来说,似乎只有陈奕迅的崛起,杨千嬅、莫文蔚的独特气质和幸运,还有被调侃“生不逢时”的李克勤——落魄时只能靠做主持人露面,却依然能够靠内地的音乐综艺节目打开内地市场,“咸鱼翻身”。

可是,如果你坚持看每周的《劲歌金曲》,坚持开车时听香港电台,坚持看每年的颁奖典礼,甚至只是看看获奖名单,都会知道,即使告别了那个属于四大天王的狂热年代,港乐仍有自己的路。

所以,港乐并未死去,只是许多人已不再听。

□叶克飞(文化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