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抗战老兵寻恩77年 《等着我》寻人跨度最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07 13:08:11

96岁抗战老兵寻恩77年 《等着我》寻人跨度最长

南京八旬老教授寻子 23

儿子给父写“绝交信”后消失

来自南京的黄林森教授今年已经84岁,他和79岁的夫人刘雅琴一起来到《等着我》寻找离家23年的儿子黄晓海。儿时的黄晓海是个亲近父母的好孩子,也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黄林森由于受到自己母亲“打骂式教育”的影响,对黄晓海的教育方式极为严苛,导致儿子内心越来越封闭,与父母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用一封信与这个家断绝了关系。

曾经,黄林森教授希望儿子晓海跟自己一样。小时候家境贫困,但黄林森依旧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他的记忆中,母亲对自己极为严厉,儿时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滚雪球,不小心把雪球砸到别人家里。母亲知道后拖起黄林森的脚从村外一直拖到了家。即使这样,但他说从来没有记恨过母亲,在他心里一直都很认同母亲的教育方式,也无形把它施加在了儿子身上。

说起儿子小海,黄老脸上满是自豪“这个孩子从小天资聪颖,初中毕业他是学校理科第一名,高考分数比江苏省重点学校的分数线还高出40多分,这是可以上北大的。”而最终儿子还是因黄林森的坚持,读了父母执教的南京大学。就这样,从小到大的严厉教育、无孔不入的管制,在儿子黄晓海看来都是一种可怕的“掌控”。

从南京大学毕业后,黄晓海分配到了一个前往北京工作的名额,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他放弃了学校提供的火车票,抢在父母来校送行的前一天,自己买站票连夜赶往北京,只为躲避与父母的见面。在离家3个月后,黄晓海给家人寄回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称从此跟这个家“断绝关系”。从此后他真的再也不与家人联系,甚至不惜辞掉工作,隐居起来。从最初接到“绝交信”的愤怒,到后来的伤心、担忧和牵挂,黄林森开始反思,为何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就走到了这一步。

23年了,黄林森与刘雅琴一直等儿子、盼儿子、找儿子,却始终没有得到儿子的任何回应。已是迟暮之年的他们带着满身病痛赶来北京,希望能够在《等着我》的帮助下找到儿子,见到他,跟他说一声“对不起,以前不该以家长自居,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父母迟来的歉意能否让黄晓海出现在希望之门的背后?这份冷却了23年的爱,是否能再次温暖这个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