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不要设立围墙,让学校成为"教育孤岛"

作者:曾瑞鑫 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
2017-07-21 16:27:49

中国网教育频道7月21日讯(记者曾瑞鑫)2017年7月14日-1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颁奖典礼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位教育人参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在闭幕式上做了主题为“不要设立围墙,让学校成为‘教育孤岛’”发言。朱永新教授认为:家校合作面临深刻变革,实现良性循环关键靠四点。以下内容为记者根据朱永新教授发言编辑整理。

朱永新:不要设立围墙,让学校成为

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实施影响,使其身心等素质朝着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正规形态和主导形态,是制度化教育。

朱永新:不要设立围墙,让学校成为

  家校合作,将共同形成教育磁场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合作是相对于分工而言的。长期以来,不同教育主体各自分工,以履行自己对儿童的教育职能。但是,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发现,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对儿童发展最为有利。

家校合作共育是人类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在教育中,学校是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是非专业单位。专业和非专业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合作,一旦围绕教育问题进行精神交流,就形成了教育磁场。就像南极和北极看似距离遥远,其实彼此呼应,形成磁力,影响着磁场中的一切。

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许多传统的事物都面临被颠覆的命运,传统的学校制度也正在面临深刻的变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学校作为现存单一化、封闭式的教育机构,将被未来学习中心逐渐替代。家庭、学校、社区携手前行的家校合作共育机制,将共同形成教育的磁场;教师、学生、父母以及所在社区相关人员共同成长,将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常态。

我们主张用"父母"代替"家长"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新教育实验的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影响并改善家庭、家教和家风,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共生,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调发展,父母、孩子、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共同成长。

我们在家校共育的工作中所要做的,就是把精神交流发展为精神共振,从而加强教育磁场的正向磁力,让这磁力作用于学生、教师、父母等所有相关人员身上,并通过磁力的持续向外扩散,将教育的影响力继续向全社会辐射和传播。

从具体概念来说,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比较主张尽可能用"父母"代替"家长",用"家校合作委员会"代替"家长委员会",用"新父母学校"代替"家长学校"。

为什么要变"家长"为"父母"呢?首先,对外而言,在国际交流中,"家长"一词缺乏相应概念。在英文中,"家长"的概念勉强可以翻译为:the head of a family、patriarch、the parent or guardian of a child、genearch、householder。但是我们一般使用的"家长"概念,其实说的就是父母。

其次,对内而言,"家长"是一个封建传统的概念,这个称谓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制"依旧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家庭之中。如今我们身处后喻文化时代,许多父母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孩子,如果仍然采用"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不仅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正面的作用,也不利于父母自身的学习与成长,更不利于建设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家庭关系的要求。

从目前家校合作共育的情况来看,仍然有一些学校抱持"闭门办学"的态度,以学校围墙为界,将学校与外界社会隔离开来,成为"教育孤岛"。因此,消除传统学校教育弊端,唤醒学校的教育活力,改进教育生态,推进教育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教育共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基本内容就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就是要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有效参与。

家校合作的四种有效方式

考虑到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讨论研究,我们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归纳,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新梳理了新教育实验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内涵:

1.家庭教育指导

即学校指导和社区参谋家庭教育,包括具体指导父母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如何认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教会当好父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帮助父母了解学校生活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孩子学习的现状与特点,获取社区的教育资源等。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比爱普斯坦提出的"当好家长"和"在家学习"要更加广泛和丰富。

2.学校生活参与

即学生及其父母及社区代表对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主要包括决策参与、课程参与和管理参与。

决策参与,是指通过校务委员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机构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反映学生与父母的各种诉求,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课程参与是指参与到学校课程的规划、设置、研发、实施和评价各环节之中,常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进行,学生及其父母和社区的代表通过家委会以及各个活动小组的形式,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的相关活动,如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

管理参与是指学生及其父母和社区的代表参与到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过程之中,一般也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进行,如在图书馆、食堂担任管理者,在学校上学、放学期间协助学校导护教师维持秩序等。

3.家校互动沟通

即家庭、学校、社区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和分享相关信息,如学生在学校或者家庭的相关情况,家庭或学校、社区的重大活动等,以增进互信,促进合作。互动沟通的诸多内容也体现在指导家庭教育(及社区参谋)、家庭和父母(及社区)参与学校教育两方面,此外互动和沟通还有其特有的目的作用,如增进互信等。

4.社区融合协作

社区融合协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学校辅助社区服务家庭,、推动家庭和组织指导孩子参与社区相关活动,社区帮助学校服务家庭等、为学校和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便利等。社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社区的各种机构,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甚至银行、企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等等,都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家庭、学校、社区在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

家校合作共育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家庭、学校、社区是"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青少年儿童在家庭是父母的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的学生,在社区是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地位也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谁"依附"于谁的问题。

任何一方都不能够凌驾于其他各方之上,也不能够成为其他方面的附庸。学校不能压制家庭,漠视社区;家庭和社区也不能挟持学校。必须在保障各方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在互相平等的过程之中,家校合作共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同频共振。

必须制定长期有效、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员。通过工作计划,科学梳理和合理规划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内容,确保计划周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和有效督查,避免在家校合作共育机制运作过程中失去整体的完整,错过了对关键内容的推动。更需防止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遇到问题就紧锣密鼓,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旦问题过去就随随便便,甚至抛在一边。

教育是帮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宗旨。幸福和完整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幸福,不仅仅是教育的目标,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发展经济也好、生态建设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了让人获得幸福感。当然,新教育所说的完整,内涵是丰富的,从培养的目标来看,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即身心灵的完整;从教育的主体来看,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合力。

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评价,把所有的短板补齐了,所有的人变成一样了,而不是扬每个人的长。

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扬长避短。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发现自己才华,找到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努力,能够痴迷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在这些时候,才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这就是新教育说的完整的幸福。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应该让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让我们的社区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所有的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