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女性命运的高歌————观吴蓓舞剧《北京人》有感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07-24 15:25:01

一曲女性命运的高歌————观吴蓓舞剧《北京人》有感

舞剧《北京人》 导演:吴蓓 领衔主演:黄露霏、曾明、刘芳 出品/演出:北京艺枫澜舞蹈剧场 摄影:叶进

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著名舞蹈编导吴蓓女士导演的舞剧《北京人》于2017年7月18、1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笔者有幸在现场观看了这部以曹禺经典名著《北京人》为蓝本进行创作的舞剧作品。在走进剧场之前,笔者有着许多的期待,首先是对于以舞剧这一形式对曹禺《北京人》进行解读。我们知道曹禺的《北京人》是以比较平实、细腻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封建家庭——曾家,刻画了曾家三代人的命运走向,呈现出的不仅是人物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意义令读者久久回味。那么,舞剧会以何种的角度编创?如何组织情节发展?如何以肢体语言刻画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次笔者对于这部舞剧的期待是来自于导演吴蓓女士,吴蓓导演编创过许多舞剧,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和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成为她编创舞剧的鲜明特色,并且在她的舞剧创作中较少依赖哑剧的表达,更多的依靠舞蹈本体表达其编创思想,那么这部舞剧她又会有怎样的艺术表现和创新追求呢?

一、人文关怀的延续

走进剧场,舞剧《北京人》是分为序曲、第一幕枯井、第二幕深宅、第三幕古钟、第四幕瘾笼、尾声这几部分来演绎的。从四幕带有象征意味的的名字上也可以探知编导不是还原原著的内容详情进行编舞,而是表达自己对于曹禺《北京人》的看法和解读。舞剧中“枯井”“深宅”“古钟”“瘾笼”这几幕的编创是吴蓓女士对曹禺笔下封建时代氛围的一种营造,是人物内心生活的折射,也是对人物成长环境的侧写。舞剧人物选取了原著中的愫芳、曾文清、曾思懿、曾皓、瑞贞、曾霆,以愫芳为第一视角进行创作,在交代愫芳与其他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外,将愫芳的命运走向作为舞剧创作的重中之重,结局一改曹禺《北京人》悲剧性创作,聚焦在原著中愫芳出走的情节,舞剧愫芳走出来的情节让愫芳这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者形象转型成为最终选择改变自己命运的形象。

在序曲中,编导在舞台中心呈现出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女神的雕塑形象,众人向女神雕塑不断地贴金泥。笔者认为这一创作饱含着导演对于“女神”形象的一种解读,看似完美无缺的女神形象的建立有时不是女神本人主观的选择,是被别人赋予、被迫扮演的形象。在随后的四幕中,愫芳就是以这样一个符合传统的价值观,甚至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典范的化身出现的。她与表哥曾文清相恋,面对有家室的恋人,愫芳委曲求全的活在“美德”中,无私地伺候虚伪自私的曾老太爷;面对曾文清妻子——曾思懿恶毒地刁难,愫芳仍然卑微地隐忍着,默默照顾着曾家老老小小。笔者与吴蓓导演交谈时,她也谈到之所以选择“愫芳”作为舞剧创作的核心是因为在读完原著后让她印象最深刻、最有启发的是这个角色。对于“愫芳”的解读,吴蓓导演融入了对现实社会的很多思考,比如面对当代社会生活对人的挑战,人到底是应该循规蹈矩的妥协无为或停滞不前,还是应该无畏的去迎接挑战,突破局限,显现出生命的力量和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