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遵循着一成不变的惯例在生活。可一旦打破惯例,事情或将从此不同。
90年代早期,一组美国研究学者曾在加利福利亚州圣克鲁兹市的大街上假扮乞丐。正如所料,当学者们询问路人“你能给我一点零钱吗?”时,大多数人都选择忽视他们。当他们问“你能给我25美分吗?”时,路人们则会更愿意给钱。而惊人的是,当他们问“你能给我37美分吗?”或“你能给我17美分吗?”时,竟有75%的路人愿意给钱。自此,著名的“引起注意法”(pique technique)诞生了。
可怕的是,我们已经习惯在面对熟悉的情境时做出程序化的反应。比如,有人问我们过得怎么样,我们会说“很好”;给陌生人发邮件时都会发“致以最好的祝福”;有人乞讨要钱时会咕哝“不好意思”。可是当你打破沉闷无趣,提出一些有趣的点子引起别人思考时,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最近,亚历克斯·弗拉德拉在英国心理学会博客“研究文摘”(Research Digest)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种新的整合分析( meta-analysis ),印证了“引起注意法”的效果。文章中写道:“似乎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细节让人们摆脱麻木状态,将这一刻看作是交流的开始,而不是当做环境杂音不予理睬。”脱离自我保护的惯常脚本后,大多数人会变得相当富有共情心,而且慷慨大方。
想要打破惯例,还有一种与之相关且更为有效的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非互补性法”(non-complementarity),即故意不遵守当时情境下应该唤起的情绪或行为模式。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NPR)《看不见的力量》栏目(Invisibilia )曾报道过一个令人震惊的真实案例。一个持枪劫匪闯入了一场在华盛顿举行的晚宴,僵持之际,一位思维敏捷的宾客给了这名闯入者一杯红酒和一些奶酪。劫匪接过来,放下了枪,然后安静下来。他低声说:“我想我走错地方了。”他坚持和所有在场的人来了个“集体拥抱”,然后就离开了(带着他的酒杯)。
你不用非得认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总会战胜恨。它只是证明了,即便在最可怕的境遇下,人们也会遵循——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遵循——一种公认且心照不宣的安排。可是,一旦有一个人拒绝遵循这一安排,事情朝冲突方向发展的趋势可能就会突然消失无踪。
我不确定自己在面对枪口时会不会这么冒险,但在没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这显然值得一试。比如面对一个不停求安慰的朋友,选择礼貌地拒绝;或者在面对伴侣傲慢的批评时,告诉自己这其中也许是有些道理的。如果我们选择这样做,事情会变成怎么样呢?
所有这些研究都隐含着一条令人沮丧的信息——在平时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实际上都在梦游。不过,这其中也隐含着一条令人振奋的信息——要把我们从梦游中唤醒,其实也简单地近乎可笑。
原文选自:卫报
译者:刘子豪
编辑:钦君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文谈”公众号:cdwe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