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千星之城》致敬童年但轻视故事

来源:新京报
2017-08-29 09:30:45

吕克·贝松《千星之城》致敬童年但轻视故事

吕克·贝松《千星之城》致敬童年但轻视故事

吕克·贝松《千星之城》致敬童年但轻视故事

  优势

精致地还原了漫画世界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下称《千星之城》),改编自法国老牌科幻漫画《瓦莱瑞恩与洛瑞琳》,讲述瓦莱瑞恩与洛瑞琳两位星际特工搭档在宇宙冒险的故事。贝松10岁的时候,从父亲推荐的漫画杂志《飞行者》中,第一次接触到这套漫画。天马行空的太空场景、穿梭于群星和时间之间的星际特工,让这位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孩子马上着迷。

当年正是贝松全家刚搬回法国、贝松父母决定离婚的时期。父母后来分别再婚,贝松却在新家庭中遭遇尴尬,以致他一度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场失败尝试后的纪念品。”幸好父亲还是帮他找到了一个新天地——漫画书。而漫画里的太空世界开始成为他少年时期的精神寄托。长大后,漫画则是创作灵感的来源。《第五元素》中的未来纽约市,正是参考《瓦莱瑞恩与洛瑞琳》的建筑设计风格来打造。

后来,观众都知道贝松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商业电影创作者。他或许不能总像《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样刻画一曲人性的悲歌,也不能像《第五元素》那样感知生命的深度,但《的士速递》《飓风营救》《非常人贩》《超体》等作品故事简单却节奏明快,从一开始就编排好核心冲突,吸引观众关注。

在《千星之城》这部号称“每一秒耗资18万人民币”的作品中,贝松沉醉于如何把小时候从纸面上看到的太空瑰丽,迁移到大银幕上。全片共有2734个特效场景,力求对漫画世界进行精致的还原。宁静平和的珍珠人星球、凶险幽暗的城市水域、移形换影的跨维度大战、稀奇古怪的外星人宴会……尽管《阿凡达》《星际迷航》《星球大战》《星际穿越》《银河护卫队》等一线大片把特效的表现力不断推向极限,但《千星之城》依然有独到的视觉魅力。影片序幕以大卫·鲍伊经典之作《Space Oddity》为配乐,讲述千星之城发展史,更生动地表演了人类探索未知的豪情与传播和平的热情。

劣势

重心失衡节奏拖沓

可惜,《千星之城》失去了导演讲故事的看家本领。电影开局非常拖拉,贝松炫技般地展示缪尔星的风情,记录了珍珠人公主与国民们啰啰唆唆地打招呼、冗长拖沓的珍珠采集过程,还有公主神经病般地不停把转换兽抱起放下。过了好一段光景才抵达小高潮:缪尔星轨道附近发生战争,珍珠人面临灭顶之灾。

实际上,珍珠人灭族本身只是个引子,而电影进入正题后,贝松依然不急于展开故事。男女主角一出场进行了一番令人尴尬的感情戏——强调了男主角到处拈花野草,对女主角的真情却只流露于台词上。然而男主角还搞出一场草率的求婚,令观众简直猝不及防,根本无法对人物产生共情。

观众们忍受完可怕的感情戏后,贝松还不愿意拿出“甜头”,告诉大家故事的真正冲突方。两位角色拌嘴半天后开始执行跨维度市场的任务。这个任务场景设计可圈可点,但影片整体冲突点不明确,导致观众还是没有建立起对后续故事的预期。丧失了这种预期感后,后面进一步描绘千星之城特色的桥段更加成了折磨,因为观众们对故事的走向已经十分茫然。

其实贝松只要提升一下影片的节奏感,迅速建立其标志性的紧张气氛,《千星之城》即使按照目前的桥段编排,依然能倍增吸引力。概念炫目的跨维度市场任务一旦放在正题开篇,观众们肾上腺素被提早调动,对影片的投入度自然增加。后面即使男女主角继续尬聊,大家也能宽容以待。

不过站在贝松的角度,如果最大目标是再现童年幻想世界的话,对剧情把控有所忽略,也是可以理解的。当贝松见缝插针地把千星之城的水底巨兽、变形人种、太空红灯区等花样纷纷加入到影片中时,他仿似我们孩提时期玩堆积木游戏。我们努力把积木堆得更高更雄伟,享受的是构建的过程和对成品的鉴赏。至于如何把其他玩具放到这个积木场景中、构想一个综合性的故事,却不是他心里的重点。

导演沉迷童年记忆是好是坏

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吕克·贝松砸下2亿美元,把小时候最喜欢的漫画搬上大银幕——用一部电影纪念童年、纪念父亲。但是这一类作品也更容易被导演本身的情结左右,导致电影节奏相当拖沓,且拎不出个主线。但站在贝松的角度,如果我的最大目标是再现童年幻想世界的话,对剧情把控有所忽略,也是可以理解的。

□Freelee(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