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剧《半纸春光》到春光无限的启示

作者:徐玉良
2017-10-27 10:08:42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上海淮剧团创排的淮剧《半纸春光》首次晋京在长安戏院公演,该剧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似乎距离我们今天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半纸春光》是根据郁达夫的两个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而创作的淮剧。讲述的是一个留过洋却没有找到生计的知识分子慕容望尘租住在一个贫民弄堂里,所遇到同样被社会和生活压迫的烟厂女工陈二妹、黄包车夫李三一家和老朱等贫民百姓。他们居住在拥挤不堪逼仄的阁楼里,饥寒交迫,还要受到工头、有权有势人的欺压,他们挣扎在社会底层,既使生活走投无路,也决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坚守着自己的良心,并且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坚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充满了对文化的仰望,对青春的热烈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从淮剧《半纸春光》到春光无限的启示

该剧集中塑造了女主角陈二妹的形象,陈二妹是中国早期的产业工人,她来自农村,没有文化,在城市工厂打工,在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在政治上饱受欺压。她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她看到穷书生慕容望尘吃不上饭时,把自己晚饭的两个馒头分他一个;她得知黃包車夫李三家断粮后,把自己不多的粥分给他家,在李三的孩子病危时,她竭尽所能解囊相助,她自己不识字,但对知识分子慕容望尘敬仰爱慕;为他送食物,做衣服,发动工厂姐妹买印有他翻译的俄国作品的杂志,当她得知包工头为了她要加害慕容望尘时,为了保护慕容望尘,她忍痛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无奈地选择了离开慕容望尘。她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也想抗争,但终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悲剧命运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典型和缩影。

该剧陈二妹由青年演员陈丽娟饰演,陈丽娟扮相清纯俊美,既有青年工人的淳朴善良又有少女的矜持清纯,她的表演较为细腻,能够运用唱腔和表演刻化人物是她的唱腔婉转柔美,她饰演的陈二妹给人以凄美的艺术感受,这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命运,也加剧了人物的悲剧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从淮剧《半纸春光》到春光无限的启示

该剧虽是改编,但改编也是一种文学的再创作,该剧编剧青年作家管燕草在剧作中延续了郁达夫缠绵细腻的风格,郁达夫的小说擅长抒情和内心刻化但缺乏,戏剧冲突,应该说把郁达夫的这两篇小说改编成淮剧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编剧在尊重原著人物和故事的前提下,在构思、情节安排和戏文等方面作了精心的再创作,使该剧进一步拓宽了淮剧的题材和风格,提升了淮剧的文学品位。

淮剧在北京并不多见,对于大多数首都戏曲观众来说对淮剧知之甚少了解不多,这次演出让首都更多的观众了解了淮剧,领略到淮剧的戏剧美感,大大拓展了淮剧的传播和影响力。

在中国戏曲史的艺术长廊中,不乏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但是象陈二妹这样的中国早期工人形象并不多见,《半纸春光》所塑造的陈二妹,不仅是描述了她的苦难,表现了她的抗争,歌颂了她的品德,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她不幸遭遇的根源,深刻表明没有正确引导的中国早期工人阶级的幼稚与无奈,剧中尾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让观众朦胧地看到未来的春光,暗示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出路。陈二妹这个典型形象的认识意义正在于此。勿庸置疑陈二妹的艺术形象一定会在中国戏曲的艺术长廊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演出结束人们走出剧场时,观众脑海中还久久地萦绕着陈二妹等剧中人物的悲剧形象,当人们的思绪回到现实生活中,看到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半纸春光了,今天的中国已是春光无限,正象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说的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观众撫今追昔或许从半纸春光到今天春光无限的历史巨变中得到一些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