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谈舍得智慧:现在年轻人的叛逆劲儿差远了

2017-11-30 15:08:53

经常会有年轻人嘲笑年长者的封闭和短视,他们自认为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广的世界,殊不知在很多身负社会责任的文化人眼中,他们的“反叛的精神似乎并没有像前辈一样劲头那么足”,自称为“老年人”的马家辉甚至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事情的看法比我还保守、还胆怯、还没有理想”,而只有放肆的力量才能使人具有反叛精神和批判意识,用文字影响世界。

这是马家辉对自己这一代文化人的盲目自信?还是对年轻人缺乏反叛精神的深切忧虑?著名作家马家辉近日做客由沱牌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讲述在他看来,自由反叛精神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身为60后,马家辉正处于所谓的“最易油腻的中年时期”,但他却认为自己已经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这一看法并不是来源于对自身的消极看法,而是因为他经历过生命的种种,明白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明白如何取舍;并可以淡然地往前看。

处在这个年龄,马家辉没有麻木保守,反而活得更加肆意自由,“抓紧时间做自己觉得不做不甘心的事”。在他的价值观中,放肆自由是灵魂和生命:“放肆是我自己的内在的力量,让我有冲动、有意愿付出时间和体力,去坚持做某一件事情。”甚至在这个年龄段仍然对自己实现开跑车的愿望而沾沾自喜。

正因坚持做自己的肆意情怀深入骨髓,马家辉更加难以理解为何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事情的看法比他还保守和胆怯,一言一行都老气横秋。所以在当今“评论对于社会至关重要”的大环境下,很难选出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人,更加找不出能够“通过评论文字去激励了一代人,影响社会”的人。诚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科技的发展让评论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缺乏一个意见领袖者,没有主心骨,群龙无首。

但马家辉也坦言:在当今社会,发表看法确实简单自由很多,“任何人都是评论人,也是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作用甚至比我们那个年代更直接”。而且文学作品很难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概括,每个人就有他的格调。但抒发自己的见解,也要注意切忌只关注自己的角度,局限地妄加评论,尤其“不要太容易去判断别人的文化状况,有没有文化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来评断别人的”。这是再怎么“放肆”也不会丢掉的做人的智慧。

为此,马家辉用自己两项爱好——读书和旅游来举例,他不止将读书旅游单纯地看作兴趣,而是在其中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旅行和读书一样,去看完全不同的城市文化或者community的文化,其实它的作用除了让我们涨知识以外,还可以打破自己的界限和疆界。”他还指出读书和旅行的最佳状态就是,从别人的文化当中来找寻自己。找寻到自己的定位,才可以真正自由肆意地表现自己。

我国现在倡导的文化观点是一个宏大的文化愿望:“要让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的文化信心”。要做到这点,最关键的就是要给予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自信和其他各方面的东西?自由是衍生出精神影响力的,安全美好的做法”。

马家辉可以说将自由贯彻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为人处世,他都“任性地”只交自己认为有趣的朋友。面对一直崇拜并备受其关照的李敖先生,他表示自己“不会也没有理由去背叛他”。他将李敖看作亲人长辈,就算李敖对于世界的某些观点想法,他不一定全部同意,但也会选择尊重,这是对文化得尊重,也是智慧的选择。

在提及劝知己林青霞写作时,马家辉引用张爱玲的一句话表明自己“自由做人,放肆行事”的处事观:“作家就是写她自己想写的和能写的,没有应不应该”。

面对社会对“年龄划分群体”的主流看法,马家辉有着自己怎样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年龄是限制还是自由?面对当前年轻人思想保守、缺乏反叛意识的现状,马家辉有怎样的态度?有对年轻人有着这样的期许和建议?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敬请关注《舍得智慧讲堂》第二十二期,聆听马家辉讲述自由肆意的生活观是怎样影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马家辉谈舍得智慧:现在年轻人的叛逆劲儿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