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做客《舍得智慧讲堂》:时间是文学最公正的审判官

2017-12-29 10:53:12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作品最丰硕、并始终保持创作激情的作家,王蒙先生著有《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以及诗歌、散文、古典文学研究等著作,多达1700万字。同时,他还曾担任中央委员和全国政协常委,以及文化部部长等要职。更令人钦佩的是,拥有众多头衔和标签的他,却从来没有被身份所束缚。

与亲历时代变革大事件的思想者、观察者、行动者对话。近日,由四川沱牌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舍得智慧讲堂》第二十六期节目,邀请著名作家王蒙,讲述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文学作品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对于作家,又有什么样的时代使命。

王蒙做客《舍得智慧讲堂》:时间是文学最公正的审判官

经典是无法替代的

当下,阅读渠道增加、书目繁复、大量网络文学充斥着整个阅读环境。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著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如何才能把经典作品激活,去影响更多年轻人?

王蒙说,“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在一点上非常不同。科学、技术明显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但谈起文学,譬如《诗经》,至今都会让人无法忘怀。因为,它是如此淳朴、音乐感如此强,又能说出你心里话。”时间是文学最公正的审判官,有些作品曾经红极一时,但到后来就消亡了。经典则不同,《红楼梦》曾几何时被列为禁书,人们只能自己抄着看,后来版本越抄越多,可是它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

在当下,人们常说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当浮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和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上各种格局的变化都紧密相关,这个时代也会让人们慢慢明白经典是无法替代的。同时在去繁就简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明白返璞归真的舍得智慧。

王蒙做客《舍得智慧讲堂》:时间是文学最公正的审判官

文化本身不是停滞的

2017年,王蒙出版了《王蒙谈文化自信》一书。书中探讨了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与实践启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等。

文化自信是一个全面的内容。最开始的文化自信是念《三字经》和《弟子规》,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家慢慢对此有了不同理解。王蒙于书中言:我们的文化自信,包含对自己文化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包括我们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以及吸收一切美好的东西,做到为我所用。目前,我们的文化就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停滞的,是随着生活、生产发展,随着政治活动尤其是外交活动发展的。

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需要自信,也都需要定力。王蒙说,“我们对文化的感受,理解与评价,有提高的空间。”他举例,写作上有两种词,一种叫做行云流水,自己的思想、感情、技巧已烂熟于心,可以做到一气呵成。但,还有一种词叫苦思冥想,独具匠心。从最初不喜欢这个词,到渐渐发现,如果一个写作者能够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又能苦思冥想,独具匠心会更好。

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信心,才能与世界分享,而如何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需要所有人对民族文化有更好的认知。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华。敬请关注《舍得智慧讲堂》第二十六期节目,原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王蒙讲述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国门。

王蒙做客《舍得智慧讲堂》:时间是文学最公正的审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