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播出以来,收到不少信息反馈,电视节目的播放、新媒体形式“碎片化”视频的传播,以及各种形式的评论,产生了强大的“热效应”,引发大批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其中,就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一些老师把《记住乡愁》节目带入课堂,通过电视媒介改变课堂教育和生活现实脱节的现象,让课堂延伸到学生们的精神文化层面,还给了孩子们一个鲜活的世界,唤起了学生自主学习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激情。今天摘发部分政治、语文、历史教师的应用心得,以飨受众。
政治:从乡愁故事,感受文化相对稳定性
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王海玲
《记住乡愁》做他人所未做,发掘的传统文化故事对学生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对政治教学而言,是十分具体生动的素材。比如高二政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课,讲到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等特点时,可引用《记住乡愁》里山东八陡镇的一个故事:一位叫颜文姜的女性,忍着丧夫之痛以及无端的误解,尽心侍奉公婆,直至以生命完成孝道。
学生听过故事后,讨论很热烈:有的觉得颜文姜有牺牲精神,很伟大;有的觉得颜文姜是“愚孝”,付出生命不值得。
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后同学们达成共识:在新的时代,孝的内涵应该变得更近情理、更人性化,但尊敬、赡养长辈依然是不变的。这不恰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吗?将央视这个栏目中的故事引入课堂,促进了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效果很好。
语文:以“乡愁”滋养情怀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韩静
初中课本中恰好有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所以在课本外邂逅“记住乡愁”栏目,我与学生倍感亲切,欣然驻足。
节目架起了语文与生活的一道桥梁,孩子们用自己独具的眼光,发掘着,探索着。
实际点说,仅《记住乡愁》微信公号所发的碎片故事,就能成为学生写议论文时生动、新鲜的论据。装着这些故事,即便考场作文,学生们脑子里也再不是空空如也。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更收获了“寻梦的长篙”。
我们愿意用一颗诗心去聆听,听“乡音”,品乡情。有孩子钦佩解说词的优美,向我感叹:“老师,真感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作者。”还有孩子醉心于主持人的深情讲述,对我说:“老师,我也想当主持。”我们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沉浸于乡愁的找寻,感受着“天涯共此时”的美好。尤其让我们感到亲切的,是泰安大津口的张玉清老人。他几乎是用生命集齐泰山“四大名药”,却能无偿把药种洒遍泰山……这种担当与气度,拓宽了孩子们的胸襟,将为家乡自豪、学无私前辈的种子,悄然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间。
在孩子们专注观看、阅读的神情中,我望到了未来,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传承,一种满怀希望的延续。
历史:乡村存着最生动的史料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五德中学侯义东
乡愁是古典文化的积累,是丰厚的历史遗产,是智慧的结晶,是联系的纽带,是无形的也是最好的财富。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传统记忆是值得好好学习的一堂“大课”。乡愁蕴涵着我们民族的优秀特性——勤劳、踏实、刻苦、勇敢、正直、奉献、负责任、敢担当……这些优秀的品格,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无形的财富,身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应该好好珍惜,更应该把它作为人生的目标,价值追求。
乡愁凝结在历史里,而更生动的史料就存于乡间。央视《记住乡愁》栏目,全面地存留、传扬了这些生动鲜活的史料。如福建安海镇800年前的跨海大桥,是黄护善行的见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便利当地人交往的渠道,更是留给子孙的无形财富。
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堂堂“微型历史课”,与课本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历史印证中感受惊喜、增强兴趣,这个过程,润物无声地将历史记忆、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植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