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代沟”隐忧凸显 腾讯推家长游戏指南手册教你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1-11 17:09:46

“数字代沟”隐忧凸显 腾讯推家长游戏指南手册教你如何应对

在围观完“80后”的油腻和“90后”的佛系后,自带互联网基因的“00后”亦将迎来一个“被定义”的场景。从最初的PC,到之后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00后”在多屏时代中逐渐成长,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一项新的权威调查发现,儿童数字化技能成长迅速,早早便超越父母,形成了所谓的“数字代沟”。这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很大挑战,同时也给网络安全提出严竣问题,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

1月11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邀请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与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代沟”问题的产生和如何完善儿童网络安全和网络素养教育。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也正式对外发布《玩得开心、玩得安心——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实用手册,指导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上网和游戏行为。

张海波是中国青少年宫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负责人。这份研究报告是目前为止,在国内同类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之一。通过对11万份网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了3-14岁中国儿童数字化成长的轨迹,并取得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包括: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小原住民网络化成长迅速。

关注儿童网络安全腾讯责无旁贷

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近1.7亿,约占全国网民的22.5%。儿童上网行为和相关的权益保护也一直是作为互联网企业的腾讯公司长期关注的重点议题。

正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中的《守望未来 ——关于数字时代儿童权益的思考》一文指出的,“在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的这一代人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这个群体无疑是最幸福的,他们以前人没有经历过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享受人生,他们的成长伴随的是便捷、快速、高效。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权利保护也会遇到不同以往的问题。腾讯秉持的信念是,我们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孩子的用网安全,让他们远离各种形式的网络侵害。”

正因如此,腾讯把保护儿童网络安全的理念贯穿到了经营行为的方方面面。2016年11月,腾讯正式启动了“企鹅伴成长——数字时代儿童权利保护”项目,并宣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达成儿童网络保护项目的战略合作。双方将就网络暴力、网络欺凌、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游戏等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政策倡导,促进儿童网络保护的公共意识提升和行业自律,推动政府、企业、学界和社会组织在儿童网络保护上的多部门联动,同时也深入挖掘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的积极效用。

2017年2月16日,“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应运而生。目前,守护平台上线守护功能有“游戏提醒、消费提醒、游戏查询、消费查询、查小号、时段设置、一键禁充、一键禁玩、大王卡专区”,全方面地帮助家长在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消费行为上进行管控。用户可在游戏内、游戏公众号中使用“成长守护”功能对孩子进行关联,使未成年人保护贯穿用户体验。2018年守护平台将重点建设3.0版,实现健康的家庭亲子互动体验功能。

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制作的《玩得开心、玩得安心——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实用手册,旨在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和应对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指导父母为孩子设立规则,与孩子畅快而有效地沟通。沟通是抹平数字代沟的有效途径。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也是一样,完全卡死的管控方式会让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与认可,一旦失去就很难重新建立,沟通才是硬道理。这本手册是国内出品的第一本相关指南,对家长极具实际指导意义。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也将与专门研究儿童媒介素养的专家展开合作,并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分享和讨论与儿童网络素养和安全相关的最新研究报告、观点、政策建议等。

《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调研背景

这份《报告》基于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组建的调研组,在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少先队组织、学校和幼儿园等聘请了专门的调研员展开的大规模调查。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和个人与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随机发放网络问卷链接,共回收有效亲子问卷为113934份。按年龄(3-14岁)进行了分层抽样,共抽取样本93180份。 本次调研时间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历时一年多。全国共有34个省市自治区参与,涵盖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的大中小城市,基本能够代表城市儿童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

调研负责人张海波将这份报告主要针对的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定义为 “苹果世代”,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网络世界群体,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也成为从小生活在移动互联时代,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游和直播包围下长大,是身处屏幕世界的“滑一代”、上网看世界的“搜一代”、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微一代”、爱玩网游的“游一代”和喜欢分享的“秀一代”。

超过六成的14岁儿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网技能。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之间对上网的态度和关系有隔阂,“数字代沟”现象凸显,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家长和孩子围绕数字技术使用产生的能力差异,从而在认识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心理隔阂,甚至对抗。

中国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报告》显示,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除了娱乐,低龄儿童也开始尝试网上社交、发布信息、网络消费。8.5% 的7岁儿童进行过网购;16.7% 的7岁儿童在网上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1% 的7岁儿童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5-9岁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 23.5%,超过QQ的 20.6%接触率。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 37.4%,正式超过微信 36.0%,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到14岁,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 60.8%,研究网络游戏的达到60%,有网购行为的达到57.5%;主动加网友的达到68.9%;在网上发布内容的达到69.7%。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很高,QQ达到84.7%,微信达到59.9%。拥有粉丝33.3%,网上追星,和偶像明星网上交流的达到26.0%。

儿童数字化能力超越父母,在线风险受关注

调研显示,在8种网络关键行为上,14岁儿童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儿童全面超越他们的家长。

《报告》还指出,幼儿园3-6岁、小学中年级9-10岁和初中13-14岁是00后数字化成长最为显著的关键期,并将这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小玩家、小用户和小创客。

相较于儿童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断攀升,父母在媒介使用行为上存在停滞和固化现象。数据显示,在上网知识方面,有43.6%的14岁儿童表示自己懂得多,63%的14岁儿童的爸妈表示孩子懂得多。

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在数字媒介方面的态度不同和观念差异,亲子沟通难度增加,进一步加深了数字代沟现象。数字代沟恶化了亲子关系,既不利于儿童充分利用数字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又加剧了儿童在线风险,使之受到更多伤害。

比如:目前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升入初中后,儿童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加,但网络安全举措反倒下降了。面对网络攻击,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自控力弱,易上网成瘾依然困绕着儿童。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状况不佳,儿童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关注支持。

对此,张海波向广大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屏幕前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自己孩子的“数字轨迹”,只有了解孩子上网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才能及时引导教育;

二是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

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要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三是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教育方式,对低年龄(10岁以下)及早建立习惯和规则,对高年龄段的孩子,要主动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是家长要在科技日新月异,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共喻时代”,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反超。

马化腾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亲耐心的陪伴呵护与科学的教育引导,是他们既对现实与虚拟世界保持好奇、不断探索,又能够人格独立、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青少年、家长、学校还是全社会,都有必要去了解并正视“数字代沟” 问题 。应对数字代沟、保护数字时代的儿童权益值得受到全社会各更多的关注。未来,腾讯将继续推动政府、企业、学界和社会组织在儿童网络保护上的多部门联动,同时也将深入挖掘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的积极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