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则关于迪士尼拍摄《花木兰》真人剧情电影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已经不是迪士尼第一次拍摄《花木兰》了,早在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就曾大获成功,席卷票房的同时还获得过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此受到青睐,当然是件好事,但也难掩失落:反观我们对《花木兰》以及一系列经典文化的创新演绎,同比之下,为何如此枯竭?
大年初三的晚上,青年歌手尚雯婕在《经典咏流传》演唱了一支《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诗词与音乐水乳交融,穿插唢呐和豫剧,整曲将一个东方女英雄的豪迈气概展露无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听得热血沸腾。它完全脱离了我们传统想象的国乐思维,既很民族又够国际,好似千军万马踏歌而来,大气磅礴。
实话实说,在《经典咏流传》正式开播之前,关于这档节目我内心有很多的问号,因为此前我从未见过一档将诗歌唱成音乐的节目,它远远超出了以前诗词综艺“朗诵赏析”和“知识竞赛”两大形态,诗词改编音乐意味着海量创作,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这种改变既需要融合经典诗词的文化价值,又需要与音乐的审美价值相统一,既要有国家电视台的站位,又要有艺术的高度。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连播的三期共计16首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典咏流传》不仅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而且在立意内涵地挖掘和音乐创作的诚意上,在我看来堪称“呕心沥血”。央视身为国家级团队,又一次做出了国家台的开拓性和标杆性。
从受众反馈来看,《经典咏流传》全媒体表现相当出色:不仅力压同档播出的各种晚会及综艺,还在豆瓣创下了9.3的文化节目最高评分,短短几天就收获了超过40篇10万+文章,QQ音乐人气榜日榜前五《经典咏流传》一度占据三首。“文化传承”听起来特别宏大,但是这一年多来,央视用一系列文化力作从多元角度切入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在90后乃至00后群体掀起的巨大反响让我们非常兴奋地看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和“自豪”,这反过来刺激创作团队不断探索亲近年轻的路径和技巧,让他们自然而然被吸引和唤起,发自肺腑认同传统文化的美好、深刻和震撼。
《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它为传承找到了一个强大而流畅的节目逻辑,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自诗经时代开始,“诗”与“歌”就并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而流传,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中说:“声为乐体,诗为乐心”,《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与音乐的美感韵律相结合,用当下的主流价值映照灿烂的传统文化,巧妙解决了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和音乐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环节设计上,《经典咏流传》采取的是“先声夺人,循序渐进”的手法。在展现高水平音乐的同时,着力增强节目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沉淀,创造性地采取歌曲演绎+故事/背景讲述+嘉宾点评的单元结构方式,多角度、立体化揭示诗词中蕴含的厚重底蕴,以及它们和音乐碰撞后焕发的独特美感,更让诗词之中饱含的中国精神古今观照,得到传承和发扬。
立意之高远,结构之精妙,决定了内容之深厚。从节目欣赏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经典咏流传》有三大明显特点:
第一,诗词内涵外延浑然一体,每个元素的调动和运用都有含义,节目没有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地特别详实,而是和着音乐将诗词的语境铺陈开来,让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依据自己文化基础去畅想、去体会、去感受,有一种开放式的气场。
《经典咏流传》在吃透了每首诗词本身的含义之后,一方面为其匹配适合的歌手,歌手本身需要有部分经历故事与歌词立意相关,这样才能成功上升到大情怀的共情点;一方面提炼主题,寻找歌曲中让人感动、引人回忆、发人深思的文化内涵,树立鲜明的内容风,给观众带来清晰记忆点的同时,力图展现不同歌曲独特的价值内涵,用“意境留白”吸引那些意犹未尽的观众继续思索,从自身角度对标个中精髓,进而品出层次丰富、后味无穷的口感。
第二,人物、故事、思想、情感浑然一体。我们总说文化节目存在审美门槛,大众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鉴赏口味众口难调,《经典咏流传》表面上找到的突破口是流行音乐的时尚外衣,实际上诗词内外激荡着的,是温暖底色的共同情感。
《明日歌》里的惜时如金、《苔》里的平凡怒放、《定风波》里的旷达豁然、《来甦•秋思》里的乡愁、《鹊桥仙》里的爱情……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对家国的情怀,对生命的敬畏都是精神共通的。《经典咏流传》极好平衡了诗词旨意和旋律灵性的融会贯通。朗朗上口的是旋律,久久回响的是穿越千百年时光依然动人的思想之光。虽然没有一字一句地讲出来,可你就觉得处处是故事,都是让你能感受到的。
第三,诗、歌、舞、乐、声、光、电等各种视听元素运用得非常协调。节目兼具了文化之美和音乐之美,是为大美。
我发现广大网友对尚雯婕的《木兰诗》创作和演绎不吝赞美之词,认为其达到了视觉化、艺术化、立体化的完美合一,伴随旋律的节奏叙事,舞台背景从苍凉的大漠变幻为燃烧的赤焰,再加上适时加入高亢嘹亮的唢呐和抑扬顿挫的豫剧,不断渲染着故事背后的传奇,升华着作品的精神和意境。
谭维维的《墨梅》亦是如此,“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中国风骨在舞台傲然而立,荡气回肠。整体编曲以弦乐为主要织体,充分体现出歌词的广袤大气。我记得谭维维有这样一段创作阐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所以就希望用更当下的一些词汇、一些旋律、一些声音去描述这样一个作品。此外,歌曲演绎还融入了琵琶和古筝,第一段还带有明显的戏曲唱腔,既拓展了表达空间,旋律也更亲近人。兼收并蓄的中国乐派,几乎贯穿了《经典咏流传》所有创作,节目抒发的是民族的强音,也是世界的回响。
当创作到了一定水准的时候,就不光是战术而是战略的问题了。十分感谢央视能在狗年新春的伊始,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台既精妙又热血的文化力作。过去,大家一直说我们的原创综艺太少,但是据我了解,我们的自创节目其实占到了95%,之所以大家觉得原创匮乏,是因为引进的那5%影响力比较大。这两年多来,央视强塑高地优势,在综艺创新层面可谓“箭无虚发”“一鸣惊人”,紧紧围绕“文化自信”这一核心理念,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不遗余力、气象蔚然,树起引领国产原创风向的一面鲜艳大旗。
我一直认为,在文艺创作领域,“眼”高才能“手”高,有大胸怀、大格局、大视野,才能干大事。当今世界,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的永续不竭,正是源于不断地创新。增加大众的文化获得感,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力——当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不断攀登高峰的“央视创新”,交上了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而我们相信,《经典咏流传》达到的文化节目的新高度,也是又一个耀眼的新起点。
作者:高晓虹(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