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中国,盛世芬芳。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女性的榜样力量也在不断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她们朴实无华,平凡中闪耀动人光芒;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各自的岗位激情绽放。“我希望二十年后依然在修复文物的第一线 依然守护着那些历史的瑰宝! ”全国三八红旗手、文物修复师陈卉丽在2018央视综艺频道《花开中国——CCTV时代女性盛典》舞台上坚定地说。
文物,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宝贝,更是一份活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藏。所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文物作为浓缩的历史,集纳着泱泱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也是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1999 年 12 月 1 日,大足石刻继敦煌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跻身于“世界八大石窟”之列。但是,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足石刻进入了高速风化期,多数石像都“病害缠身”,抢救性修复迫在眉睫,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馆馆员陈卉丽带领文物修复团队使石像重新获得鲜活的生命,被大家称为“石头御医”。
“面壁”八年 拯救国宝千手观音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陈卉丽担任石质修复组组长,承担着修复工程中最重要的石质本体修复任务。从2008年至2015年,在近八年的时间里,陈卉丽和她的团队每天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前,整天面对冰冷的石壁,从事着单调的工作程序,长期嗅着刺鼻的材料味、粘得一身尘土,或站、或蹲、或躺,一个姿势就是一整天……因为文物保护环境的限制,再热不能吹空调,再冷不能用烤火炉,他们不得不克服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身体上的折磨。“做我们这行,除了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陈卉丽说。正是凭着这些精神,她带领团队从前期勘察、方案编制、技术试验、专家评估、现场实施、环境监测……一步步攻坚克难。
非凡匠心 创新方法攻克难题
陈卉丽团队在修复中始终坚守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正因为这样苛刻的要求,让修复工作每一步都充斥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在修复千手观音造像的主尊像时,陈卉丽发现主尊右边前伸的主手自腕部残缺,现存手掌及布帕为后人补塑。后人补塑的手帕造型不仅改变文物历史真实性,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造像的美观性。为修复这只手,她先后对四川、重庆、河北、山东地区等三十多座石窟的观音像进行实地考察,试图找到其修复依据。最终,陈卉丽在基于对文物修复的真实性要求,并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富于创新性地提出:依据千手观音造像对称原则,按照另一侧相对应手的形态,采用“可拆卸式的”修复方法来修复此手,以便于后期再次修复处理,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文物专家的一致认可。为此,利用手臂原有的修复孔,做一个插销,植入锚杆,然后把新雕刻的手接上,既保证了造像艺术的完整性,也体现了科学修复的精神和理念。
直到2015年6月13日,这个历时近八年的“一号工程”终于正式完工,其修复成果不仅顺利通过了专家们最苛刻的验收,更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当看到修复好的千手观音金光再现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陈卉丽说。
这是陈卉丽的故事,也是新时代中国女性的写照。从强军之路上的特种女兵到点亮航母舰载机着陆“明灯”的工程师李媛;从大山深处的企业家夏华到开山劈地的“隧道女神”工程师严金秀;从 “精准扶贫”的村里“第一书记”杨凯修到继往开来的复兴号设计师梁建英。在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亿万女性不仅在各行各业取得骄人成就,也在家风传承中担当重要意义。2018央视综艺频道《花开中国——CCTV时代女性盛典》特别邀请这些杰出的“时代女性”登台讲述她们背后的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若有大梦筑胸襟,巾帼何曾让须眉。其他女性模范代表又会讲述哪些动人的背后故事?精彩尽在2018年3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花开中国——CCTV时代女性盛典》,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