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于过去更具精英气质的、更具人文情怀的东西有所缅怀和推崇——
电影“寻根”唤起集体情感,偶尔怀旧很“解渴”
在线上片源充足的年代,想看的电影触手可及,人们依然会为了电影节的一场电影卖力抢票。经典老电影自身的生命力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心理因素驱动当下的年轻观众集体投入“怀旧的节日”?《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何天平结合他的电影节体验,为我们进行专业解读。
“经典”电影不问年龄,只看开拓性与年代影响
每年平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观看10部左右电影的何天平,认为“经典电影”的外延其实很宽泛,不一定完全关乎时间概念,未必年代久远才能列入其中,只推出几年的作品也可以属于该范畴。
“我今年买了一场《独自等待》的票,这部出现于2005年的青春片距离今天不远,但它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中国青春电影文化表达的一种特殊样貌,有开拓性也有独特性,构成了我心目中该类型的‘经典’。”
那些在电影节颇受热捧的经典老电影,具有的共性往往是:或在类型上曾有所开拓,或在某个年代里对电影文化的推进有特别的影响。
何天平说:“电影节上大多数‘怀旧作品’,是电影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今年‘百年诞辰伯格曼’的‘致敬大师’展映单元。除了所谓的文艺电影,能展现一段时间以来电影工业能量、包含时间序列意义的老电影同样很受欢迎,例如‘X战警’系列、‘侏罗纪公园25周年’特别展映、‘复仇者联盟’系列等。”
网上有评论表示,如今大众追随老片子,纯粹是被质量堪忧的新片市场给“逼”的——暗含某种逆反心理。何天平觉得这种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当下文化环境的忧思,但过于偏激了一些。总体上这两年新片市场向好,整体面貌积极,只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他觉得,对老电影的推崇跟今日电影发展并不是一组互斥的关系,相反,反映出某种意义上的合力,是观众对电影本身具有更强烈的审美意愿。
《我是你妈》剧组,闫妮携女儿首度亮相北影节红毯,“黑白配”造型似姐妹。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电影工业今昔不同,让人玩味“美好的过往”
怀旧,是社会浮躁风气下人们寻求精神慰藉的理想途径。何天平说,很多文化领域都在用“寻根”的方式唤起大家的集体情感。
“电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叫好叫座的片子越来越多,但能够被‘镌刻’进记忆的作品越来越少了;遵循批量生产逻辑的工业化作品越来越多,但如同本雅明所说的艺术的灵韵也越来越远了。”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于过去更精英气质的、更具人文情怀的东西有所缅怀和推崇。
在“复制性”极强的生态环境中,偶尔怀旧,也很“解渴”。何天平提到,“修复经典”单元,就属于北影节值得期待的“彩蛋”环节,让一些曾受技术条件限制,没能得到后续传播的老电影“死而复生”“重见天日”,这对于颇有旧时代情结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参与其中的收获感是远远高于观看电影本身的。
近几年,一些怀旧电影工业的片子,也对现在年轻观众形成巨大的吸引力。电影《头号玩家》重现《闪灵》标志场景时让影迷惊喜万分,《雨果》以天真柔软的孩童视角,致敬电影事业的开疆辟土岁月。
“今天的年轻人正置身于新的宏大电影工业环境中,从电影文化的观念、实现技法到传播手段、工业结构体系,显然跟过去的环境不一样。因为迥然不同,所以变成了一种‘美好的过往’,值得拿来玩味和缅怀。”
年轻影迷“溯源”“回挖”,去探索不曾经历的时代
到了这两年北影节,年轻观众表现出的“集体仪式感”,体现于跟一群人共同“抢票”去看——一票难求,已然成了这个节日的“标配话题”,带有浓重的青年文化印记。
“抢票当天的热度要比电影播放周期内的热度高很多,侧面印证了‘奔赴电影节’这个带有高度文化狂欢基因的活动,已经有了超越艺术和文本意义本身的象征意味。”
何天平认为,电影节抢票,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年轻群体“从众心理”的驱动。“我有直观感受,像《七武士》《黄土地》这样的作品非常难抢,但有些在影史上地位也很高的作品却挺容易获票(或许对普通观众知名度还不够高)。背后的原因不是绝对的,但或多或少会关乎流行性的问题。”他觉得,年轻影迷之间彼此感染,用自己和一群人的“执念”,抬高一部分老片子的“身价”。
无论如何,透过电影节,国内年轻观众与经典老电影之间成功发生化学反应。一群90后、95后观众追随诞生、流行都远早于自己成长时代的经典,这种“溯源”“回挖”行为为何出现?
何天平感觉,有些老电影的时代语境,年轻人很难“完全移情其中”。反倒是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年轻人接触老电影,了解不曾经历的文化,感受不曾置身的时代。
不少年轻影迷抢票去看的电影节老片子,其实已经是“二刷”了,他们觉得坐进电影院欣赏的体验是不可替代的。
“影院本身是一个带有强烈文化象征意味的空间。就像追剧一样,看电影已经慢慢成为当下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主流举动,是涉入文化的日常选择。”
何天平说,影院本身所具有的“壮观”的观影体验,确实是小屏幕做不到的,不仅是科幻片、史诗片这样的宏大叙事,任何电影作品都更容易在这种光影交错的寂静空间中,生成不一样的曼妙体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