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徐明辉):4月16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电影局副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李国奇,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胡东,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卞建国出席了本次论坛。
索尼影业国际发行总裁史蒂芬 奥戴尔,欧洲制片人俱乐部副主席约翰尼斯雷克森,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俄罗斯导演费多尔 邦达尔丘克,美国导演雷尼 哈林和罗伯明可夫,分别就合拍电影如何兼顾更大的市场以及跨文化联合创作两个主题展开对话。
Part1:合拍电影如何兼顾更大市场?
论坛的第一个话题是“合拍电影如何兼顾更大的市场”,史蒂芬 奥戴尔,约翰尼斯 雷克森与王中磊展开了对谈。史蒂芬奥戴尔认为电影行业中并没有一个四海皆准的“制作公式”,每个电影关注的问题不尽相同,观众们的期待也存在很大差异,“电影要触达全球观众,要尝试把中国文化的内容融入到电影当中,尝试能够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电影的固定认知,尝试外语与动画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扩大市场。”
欧洲制片人俱乐部副主席约翰尼斯雷克森则提到了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王家卫导演的致辞,“任何的电影,只要是好电影就是由用心和负责任的人做的”。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市场,雷克森认为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人类社会的任何趋势、任何发展,都会反映在电影上,因为电影的思考就是人类的思考。拍电影就是讲述人性的故事,所以我们考虑的永远是如何打动人们的内心,如何影响人们的想法。”
论坛上最具人气的嘉宾,当属王中磊,他透露自己其实很早就接触到了合拍电影这个概念,“语言的问题、内容的问题,都是中外合拍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的限制。”不过王中磊对中国电影非常有信心,他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现在应该是欧美的电影公司主动研究如何跟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市场来合作。”王中磊还表示动画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因为它可能会在某些层面上减少语言、人物形象、故事价值观等问题给电影创作带来的阻碍。”
Part2:跨文化的创作如何实现?
论坛的下半场以“跨文化联合创作”为题,邀请了俄罗斯导演费多尔 邦达尔丘克,美国导演雷尼 哈林和罗伯 明可夫进行思想碰撞。
美国导演雷尼哈林一上来就批评了某些好莱坞电影人尊崇的“唯票房论”,他认为在制作合拍片的时候,要找到文化上点石成金的地方,这不仅在中国市场有用,在西方市场也有用。罗伯明可夫在现场讲述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坦言如果要制作一部中外合拍电影,就要与中国电影人深入地合作,“只有与当地人合作,作品才会具有真实性,才能找到方式让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们实现一种融洽的合作。”三年前曾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的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则认为电影技术固然重要,但它仍然只是第二层面,电影制作的第一个层面永远都是故事,“合拍影片不可以生硬地对文化进行植入,而要从故事出发,讲好一个有机而不僵硬的故事。”
回顾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合拍片不断缔造票房神话。张艺谋导演的《长城》在中外电影人创作理念激烈碰撞之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获得11亿票房;《功夫熊猫3》则象征着中国故事与好莱坞先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获得了10亿票房。这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电影背后,都离不开全球电影人跨文化的联合努力创作。电影产业里跨文化的联合创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不仅为全球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层面的合作,为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蹊径。相信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也可以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