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来源:文汇报
2018-06-22 09:47:48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2015年,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的《中暑》入围金爵奖,并获得最佳摄影奖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2006年《四分钟》在上海拿到金爵奖后,回到欧洲开启“奖项收割”的征途。后来,它被公认是德国电影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最成功的一部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英国导演萨利·波特的《奥兰多》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女性和文学电影”单元展映影片之一

25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尚在初创时,谢晋导演就明确了鸿鹄之志:请最好的导演,选最好的电影,办最好的电影节。他极有远见地看清,中国的电影节要发挥真正的影响力,需要建立一个能让全世界优秀电影人交流的专业平台,年事已高的他尽其所能地发挥朋友圈的人脉力量,日本导演大岛渚、波兰导演扎努西、韩国导演林权泽、中国台湾地区导演李行,这群盛名在外的老导演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注入了人气和底气。上海国际电影节在25年的发展中有过波折和起落,但组委会坚持电影节安身立命的宗旨——组建专家评审团队,找到真正优秀的电影,修复经典老片让观众看到这门艺术发展的脉络,促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人交流。

时至今日,上海国际电影节从一个奋力前行的后起之秀,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之一,经历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周期。权威的电影人以专业思路发现并推广了有创造力、有能量的新作,而这些作品的口碑持续吸引着更多优秀的电影和电影人,在这样的平台上,红毯和星光都是陪衬,只有电影是绝对的主角。

一个电影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能否成为维系优秀创作者的平台。上海国际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和一群功成名就的导演们维持着长久的合作关系,也持续地发掘、培育优秀的电影人才,年复一年推出被影迷追捧的“爆款”电影,不断见证厚积薄发的导演们从这里起步,成为中流砥柱的创作者。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中国电影 《河》海报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法国电影 《五月之后》海报

名导演和金爵奖的互相成就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起点甚高,第一届金爵竞赛单元入围的导演中名家众多。其中,丽芙·乌曼曾是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员,那年的《苏菲》是她转向导演后的第二部长片,此后,她逐渐成为一个活跃的作者导演,以关注女性题材和女性主义的立场而著称。以《迷人的四月》入围的英国导演迈克·内维尔,第二年拍出了轰动全球的浪漫爱情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在韩国电影界被视为“定海神针”的老导演林权泽,以《悲歌一曲》获得那年的最佳导演奖。当年的金爵奖最佳影片是中国台湾地区导演王童的《无言的山丘》,这部以日据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矿区为背景的底层平民史诗,被公认是和侯孝贤《悲情城市》同等重要的作品。

随着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高开”,金爵奖竞赛单元的作者行伍里,不乏山田洋次、施隆多夫、米哈尔科夫等一线名导演。德国导演施隆多夫是和文德斯、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齐名的“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曾以《铁皮鼓》获得戛纳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榈奖,2014年,他把《外交秘闻》送至上海国际电影节,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2015年,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的《中暑》入围金爵奖,并获得最佳摄影奖。米哈尔科夫在电影业内被昵称为 “俄罗斯版斯皮尔伯格”,《中暑》之前,他以《烈日灼人》《十二怒汉》《黑眼睛》等屡次入围戛纳影展和威尼斯影展竞赛单元,并以《蒙古精神》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日本国宝级导演山田洋次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1999年,他的《新的旅程》在日本国内是现象级的高票房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2007年,他完成“武士三部曲”的终结篇《武士的一分》,影片让木村拓哉从高颜值偶像脱胎换骨成一个无可挑剔的好演员,也入围了这年的金爵奖。高产的山田洋次丝毫没有因为年事渐高而放慢创作的节奏,近年来,他的《东京家族》《小小的家》《家族之苦》都参与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每一部都是一票难求。

不仅在金爵竞赛单元“抢”名导新作,上海国际电影节还以评委邀约的方式与世界一线导演们建立持久的合作,回顾25年来担任过金爵奖评委的导演名录,可说网罗了各个时期活跃的、备受瞩目的创作者,尤其2009年以后,评委会主席人选“星光熠熠”,有丹尼·博伊尔、汤姆·霍伯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导演,也有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克里斯蒂安·蒙吉等“戛纳金棕榈老男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委的经历,让这群名导演愿意把后续的新作送至上海参展,提升展映片的综合水准。

1993年,谢晋力邀日本电影新浪潮悍将大岛渚成为第一届金爵奖的评委之一。八年后,上海观众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单元看到了大岛渚的最后一部电影《御法度》。也是在那一年,从作家转行、被认为是当代亚洲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导演的李沧东受邀来当评委,后来,这位韩国导演的《密阳》和《诗》都在戛纳的竞赛放映之后、第一时间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2004年,法国导演阿萨亚斯是评委之一,时人津津乐道于他和张曼玉的八卦,其实他是法国文人电影在当代非常重要的传承者,过去十年里,他的主要作品《夏日时光》《五月之后》《西尔斯玛丽亚》《私人采购员》都第一时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放映。毫不夸张地说,上海观众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海外电影的话题之作、现象级作品,是托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福。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罗马尼亚电影 《四月三周两天》海报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法国电影 《私人采购员》海报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世界的影人佳片

  ◆日本电影《乡村写真馆》剧照

“金爵”见证他们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

金爵奖的评选,不仅有名导名作的加持,也见证了许多电影和电影人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的华丽转身。2004年,韩国导演李在容以《丑闻》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其后,这部由当时韩国国民偶像裴勇俊和戛纳影展最佳女主角全度妍主演的爱情电影,在全亚洲引发观影热潮。2005年的金爵奖最佳影片是日本电影《乡村写真馆》,这部围绕着东方式父子关系展开,聚焦日本凋败的乡村文化的文艺电影,以克制、朴素的温情打动了当时的很多年轻人,在很多年里被列在“文艺青年必看电影”的清单上,直到今天,它在社交网站上仍然是一部高分电影。2006年,德国电影《四分钟》卡着影片报名的截止时间送到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几位选片人被这部音乐片激情四溢的能量所打动,决定让它 “火线”入围。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对《四分钟》赞不绝口,他用法国式的夸张表达自己对影片的喜爱:“我用四分钟决定了要把大奖颁给《四分钟》。”在上海拿到金爵奖后,这部电影回到欧洲开启“奖项收割”的征途,后来,它被公认是德国电影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最成功的一部。

2015年,金爵奖的评选增设动画单元,第一部获得金爵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是爱尔兰电影《海洋之歌》,导演汤姆·摩尔以极有爱尔兰传统文化特色的二维手绘风格,在主流动画制作的思路之外辟出一条路径。动画金爵奖的归属,明白地彰显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审美立场。在上海获奖之后,汤姆·摩尔及其创作团队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不仅《海洋之歌》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汤姆·摩尔担任制片、他的搭档导演的新作《养家之人》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并且出现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中。

自2004年起,上海国际电影节增设“亚洲新人奖”评选,作为和金爵奖平行的竞赛单元,亚新奖发现、推广了诸多亚洲新秀,见证他们成长、成熟的创作历程,从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其中,宁浩、曹保平、万玛才旦等以鲜明个人风格和扎实创作所为人称道的中国中生代重要导演,都是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单元起步,晋升“金爵”作者群,进而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2005年,宁浩的处女作长片《绿草地》获得亚洲新人奖最受欢迎影片,一年后,他拍出《疯狂的石头》,跻身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群体。2006年,亚新单元最佳导演奖颁给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曹保平的《光荣的愤怒》获评委会特别奖。之后,万玛才旦导演继《五彩神箭》入围金爵奖后,《塔洛》入围威尼斯影展地平线单元。曹保平则以《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接连入围金爵奖,并接二连三地把邓超、段奕宏、郭涛和刘烨送上最佳男主角的位置,他以彰显个人风格的影像语言重新定义了黑色罪案片。2015年,松太加导演的《河》入围亚新单元,小女孩央金拉姆以浑然天成的表演获得这年亚新奖的最佳女演员。时隔三年,松太加的新片《阿拉姜色》入围了今年的金爵主竞赛单元。可以想见,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导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探索到独属于自己的个性表达,为外部世界所认可,不拘一格地讲述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

培育中国导演,发掘各国新秀,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稳扎稳打的步调。它多年来致力于让中国观众能零时差地看到欧洲重要影展的 “爆款”作品,但并不惧于同行光环的压力,而是在好莱坞的商业规则和欧洲影展的审美思路之外,寻找到自己的立场,即,发掘展示多元文化色彩的作者和作品,促成各国电影文化的交流,让中国观众看到更多的好作品,也让更多的好作品抵达最大数量的观众人群。

相关链接

这些名导演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渊源

李沧东

韩国导演,2001年任金爵奖评委

李沧东是作家出身,1992年获韩国的创作文学奖。1997年,他完成第一部长片《绿鱼》,这部电影和之后的《薄荷糖》《绿洲》组成“绿色三部曲”,确立了李沧东在韩国电影界的地位,也打开了他的知名度。继《绿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后,李沧东导演的《密阳》《诗》和《燃烧》都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比尔·奥古斯特

丹麦导演,2008年任金爵奖评委

以 1988年的《征服者佩尔》和 1992年的《善意的背叛》两度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屈指可数的“双金棕榈获得者”之一。《征服者佩尔》让他获得世界级声誉,影片描写了19世纪一个10岁男孩和他年迈的父亲从瑞典移居丹麦后,在一个大庄园里艰难生活的情景。影片以古典油画般的美丽画面和苦难中相濡以沫的父子情打动观众,在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击败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濒临崩溃的女人》。去年,奥古斯特和中国电影人合作的《烽火芳菲》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赛单元。

丹尼·博伊尔

英国导演,2009年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受邀出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时,丹尼·博伊尔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导演,2008年,他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收割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同年,他被确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的职业声誉源自《猜火车》,他的作品极富后现代的视听风格,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他迷恋且一再表现的主题。

雷奥·卡拉克斯

法国导演,2010年任金爵奖评委

被认为是法国 “后新浪潮”的代表人物。1983年完成处女作《男孩遇见女孩》后,卡拉克斯很快成为欧洲当代最重要的作者导演之一。他历时三年多完成的《新桥恋人》,被《电影手册》杂志评价为“法国电影国土里偶然突起的一座山峰”。2012年,走出漫长蛰伏期的卡拉克斯拍摄了备受期待的《神圣车行》,通过一个演员走马灯式扮演11个千差万别的角色,探讨电影的造梦机制,探索现实和梦想的界限。影片虽然未能在戛纳影展获得奖项,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时引发轰动。

萨利·波特

英国导演,2014年任金爵奖评委

当代最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和简·坎皮恩、索菲亚·科波拉等地位相当。波特年轻时在伦敦舞蹈学校受训,试图成为职业舞者和舞蹈指导。她办过自己的舞团,也导演过舞剧和舞台剧,这些经历促成了她的成名作《探戈课》。《奥兰多》是波特的代表作,影片改编自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同名小说,主角奥兰多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贵族少女,拥有“不凋谢,不老去”的生命,400年间她自由地转变性别,经历几番重生,最终从性别错乱中觉醒,成为一个20世纪的独立女性。影片反思传统价值观所建构的女性形象,尝试解构性别与阶层等的权力结构。《奥兰多》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女性和文学电影”单元展映影片之一。

安德里·萨金塞夫

俄罗斯导演,2015年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萨金塞夫因处女作长片《回归》一鸣惊人,初出茅庐即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之后,这位不高产的导演,每一部作品都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其中《伊莲娜》入围“一种关注”单元并获评审团奖,《将爱放逐》《利维坦》和《无爱可诉》都获得金棕榈奖提名。他被公认是俄罗斯当代最重要的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塞尔维亚导演,2016年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和比尔·奥古斯特一样,库斯图里卡是为数不多的“双金棕榈得主”之一,两获金棕榈奖的作品分别是1985年的《爸爸出差去》和1995年的《地下》。他的创作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以荒诞的手法精确描绘某些社会症结。在《地下》里,他以笑中带泪的反讽语调,全景式展现对民族的理解与复杂情感。近年来,库斯图里卡把创作热情转向纪录片和摇滚乐,来上海担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那一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草莓音乐节的乐手。

克里斯蒂安·蒙吉

罗马尼亚导演,2017年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07年,蒙吉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罗马尼亚新人,他的《四月三周两天》从一众名导名作中杀出重围,拿下第6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从此,他被认为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代表导演。蒙吉的作品不多,《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和《毕业会考》这几部力作都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