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影评如何面对新媒体
电影评论作为文艺评论中的一个分支,形态本身是多元的,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纸媒时代,电影评论可以就其发表媒体来分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是严肃的文本分析及理论探讨,在大众媒体上发表的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影片介绍或观后感。前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性工作,后者是大众传播领域文化消费的一个环节。本文所讨论的“传统影评”,主要指的后者。学术性电影评论的基本形态非常稳定,受新媒体的影响很小,而面向大众的影评,从纸媒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这类影评的受众从线下转到线上时,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媒介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同时也在塑造着内容的新形态。
在纸媒上发表的影评,只有极少量的配图,评论中对情节人物的概述,对电影语言的分析,完全是通过文字来再现的。这种符号的“转译”,是传统影评的重要特点。从视听语言到文字语言,是信息的选择、撷取、剖析,它必然会带来信息量的流失,同时加入了评论者的感受与观点。因此,传统影评的“再创作”程度是很大的,好的影评人文字水平必然是很高的,好的影评也有相当强的文学性。
在这个转译过程中,影评的“评”,面向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方法、美学高度、思想倾向等各个方面,在一篇具体影评中,虽然有所侧重,但综合性很高,并且有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无论是一篇浅显的,主要讨论对情节与人物细腻感受的观后感,还是一篇专业性较强的,对电影语言有相当素养的作品分析,更或是一篇站在产业的或电影史的角度进行观照的评论,它们都需要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传统影评的这些基本特点,其实是一篇影评所使用的符号与符号的体量决定的。在视听文化作品的传播过程中,文字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读写时代到视听时代的过渡阶段的文化现象。一方面,文字具有“间接性”,在描述与叙事上,不像影视是直接呈现的。但这种“间接性”,往往能融合进观影者的主观感受,并在“夹叙夹议”中,发掘出视听语言背后的叙事与思想空间。另一方面,文字具有“抽象性”,它能将视听语言的内部逻辑重新在文字层面加以整理与呈现,以一个线性的过程进行推敲与批评。文本语言的“直接性”与评论语言的“间接性”,文本语言的“具象性”与评论语言的“抽象性”,这二者的对立与统一,是传统影评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文字语言对视听语言的重构与剖析中,是文字语言内置的知识体系与逻辑方式,对视听文化的一种接纳与省视,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种传播方式是更可行、更经济的。
传统影评的全盛时期,也是纸媒的全盛时期,是一个知识尚未与“付费”绑定、思想尚未被“流量”挤压的时期。在学术性批评与商业性营销之间,有一个以各级纸媒为平台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活跃状况。而这种活跃状况,在新媒体到来之后,有了一种质的变化。
新媒体在符号与符号的体量上都是对传统的颠覆。新媒体首先提高了一篇影评中图片与视频的使用量。微信公号影评文章,经常安插电影海报、电影截图、动图、表情包等。这也意味着,这种影评已经是一个富有设计感的文化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就某个电影提供看法。
微信公号影评文章,一般都有相关的截图或动图,然后是简洁的文字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译”被取消了,而评论的“再创作”也大为削弱,文字明快、简单,观点部分用黑体字标出。这首先是技术带来的进步,特别在分析演员演技与电影语言时,写上十句的功能性还不如截取一个几秒的片段。但技术带来进步的同时,评论在思想上的幽微深入没有得到推进,反而有所回撤。评论过度地与视觉性画面相结合,并且尽快给出结论,使评论产生的效果更多在于情绪及观点的同化,而不是在一个思辨的推进过程中,无法容纳更多的思想参与。
在放大影评“可视性”的同时,是新媒体时代影评的“碎片化”。纸媒时代,内容通常都有一定长度。长度过短的内容,只有很少的部分进入书面语言的内容体系,这其实是载体有限的一种自然的淘汰功能,把一些内容泡沫局限在口头语言,只占用时间,不进入空间。但随着技术进度,载体的信息承载功能加大,特别是在即时通信与社交媒体出现后,越来越多口语内容进入了媒介空间。信息以极大的增量喷涌,而同时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乃至是泡沫化的。体现在影评上,就是短评的增多。
从评论的角度上看,短评就是一个碎片,经常直指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联系,并且态度鲜明,带有强烈饱满的情绪,能引起巨大的共鸣。问题不在于“碎片化”本身,而是当受众的注意力完全被碎片化的东西吸引,导致整个受众群体的阅读耐心乃至思想能力下降。这是一个技术进步中的心理与文化问题。
在这样的新媒体形势下,传统影评的主要变化是向着视觉化与碎片化的方向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被加深的还有影评的营销属性。传统影评更多的是个人意见的表达,“软文”占据不了影评的主流。而在一个流量经济的时代,点击量可以折算为广告费的时代,影评的市场性加深了,电影类公号很难抗拒来自影片营销方的诱惑,营销性的影评越来越多。
在今天,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交流的便捷,但并没有提高交流的质量。平台的开放带来了话语权的平等,但众声喧哗并没有提升思想的高度。对于受众而言,更为扁平的信息世界,带来的是更为肤浅的内容,带来更多的是对注意力的诱导,让这个注意力不成长为思想力,而被驯化为消费力。在影评这个很小的文化类型里,亦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但是“可视性”与“碎片化”成为主流时,并不意味着文字为主的传统影评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领地,走向消亡。一方面,依然有影评人“故步自封”,坚持原有的写作方式,写作文学性与思想性较强的影评,始终以审美上的素养与思想上的洞见取胜。这些影评感性与理性兼备,在电影文本、大众心理与道德意义之间游走。它不是那么短平快,但更耐咀嚼,更有启发性。另一方面,这些影评也依然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它的阅读量不可能是“10万+”,但往往一篇好的影评,也有数千阅读量。这是一些有着良好的阅读能力与思想能力的读者,在评论区里往往能看到他们对影评的精彩回应。从读写时代到视听时代,是一个文化从精英向大众的变迁过程。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大众文化的狂欢,但从文化结构的角度上看,工业化与“匠人精神”、速食化与深度追求,都是一个时代的一体两面,从不同角度可以见出不同的显与隐。深度内容即便不再占据话筒前的位置,但依然显示出人类对知识与思想、逻辑与想象的必然需求。
新潮漫涌,静水流深。这个时代对信息量与信息速度有着巨大的需求。一篇好的“这个时代”的影评,反应迅速,信息真实而丰富。但同时,不那么追求时效性,给出一个精妙的推理过程与思想维度的评论,也永远有它的位置与支持者。
时代在变,媒体在变,但依然也有不变的东西。在浪潮之中,捕捉到时代的需求与坚持真正的价值,都同样是珍贵的。它们是互补的,共同组成此时此际的文化生态系统。
(作者:苏七七,系著名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