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长城》国际化传播再出发 打造中国故事品牌

来源:环球网
2018-10-28 14:14:10

说起长城,恐怕许多观众很自然的会联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或是长城壮观的景色,再或是历代的边塞诗文了。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宝藏,更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圣地。以抵御外敌、保家卫国为初衷而修建的长城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化昔日战场为锦绣河山,成为了一处无比壮观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人民为之神往。正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讲述的是中国长城诞生、兴盛与演变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史料考证讲究、内容翔实,电影化视觉效果和表演技巧的引入,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有滋有味的视听盛宴,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纪录片《长城》国际化传播再出发 打造中国故事品牌

推敲论证考古新发现展现国际视角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在原12集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的基础上,以历史典故为基础,以历史人物为主角,从国际视角出发撰写全新剧本,补充采访中外长城学专家最新考古发现,在借鉴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文学研究等历史学领域的海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细节和历史疑点进行科学考证,为大家讲述了千年来长城内外的故事。

纪录片《长城》结合历史真实事件对长城的起源、功能、意义进行挖掘。第一集《不朽之城》讲述了周朝到汉朝长城在外贸和功能上的变化,其中以秦长城和汉长城为侧重点。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为抵抗北方匈奴的侵略建立长城,为中原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保障。到了汉朝,则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匈奴之间的沟通,长城除了在军事上作为重要的屏障之外,还成为了汉朝长城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第二集《实力之墙》,主要讲述了明朝建立前后长城的背景故事。北魏时期,游牧民族不断汉化,长城成为中原地区与北方其他民族文化交往和经济交流的媒介。明朝更新了长城的防御系统,在修筑原料中添加了糯米,并建立烽火台。长城作为一个高效的预警和通信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方主战场上,依然发挥着作用。

通过对长城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描述,对长城历史和现实作用的细致梳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长城,解答了观众对长城的很多疑惑。纪录片《长城》以客观史实为论证基础,以严谨、真实为原则,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分析其意义和价值,更具有国际视野。

视听震撼富有内涵 表达方式接轨国际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中,情景再现和配音的完美契合,让形式与内容水乳交融。

“情景再现”是纪录片中常用的一种对于历史场景复原再现的表现手法。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把它叫做“重拾现场”或“复原补拍”,它是历史纪录片叙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表达手法。《长城》中的场景大量采用“虚化”手法推动故事化叙事,视觉上采用的3D、快切、跳接等流行的制作方式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比如片中,秦始皇意识到只有在北方修建城墙才可以抵御外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时,导演用三维动画形象地再现了长城建造的路线和设计结构,同时运用演员扮演的方式,通过劳动力搬运石块、石砖等情景再现,把浩大工程的艰难险阻真实的表现出来,凸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扶苏针对坑术士一事上奏,触怒秦始皇,并被发配边疆。在这一系列情景的再现中,导演在注重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了“士兵押解”和“持剑自刎”的镜头,给人一种强烈的舞台戏剧感。影片中大量的虚化处理环境和富有寓意的空镜头的运用,很好地营造了一种悲凉的历史氛围,完整地演绎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面貌和战乱纷飞的场面。虚拟镜头、演员扮演、特效制作等情景再现元素的有机糅合形成了一种叙事的合力,增强了整部片子的视听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纪录片《长城》国际化传播再出发 打造中国故事品牌

除此之外,更吸引观众的是影片的解说词。《长城》的解说词极具现场感和节奏感,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解说引领着观众穿越时空隧道,走入那段动荡的历史场景中。一方面,表达了主创团队的诉求,另一方面考虑了观众所思,充分适应了传播过程中声画结合的特点,达到了声音与画面密切配合的效果。这些手法的应用,大大增强了影片在解释历史文化内涵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纪录片《长城》国际化传播再出发 打造中国故事品牌

中国故事亮相戛纳打造国际市场价值品牌

中国纪录片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单从画面看,中国比较优秀的纪录片影像质量已经跟国外相差无几,但人物视角、故事表达方式差别仍比较大。而《长城》通过专业的制作水平和国际化表达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在2018法国戛纳电视节(MIPCOM)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正式推出该片进行全球首发。欧洲的奥地利ORF、法国FRANCE 5已预购电视播映权,计划于年内播出。这是中国原创纪录片改编版在海内外预售最为成功的案例,预售金额也创新高。《长城》在海内外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的亮相,在国际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长城”热潮。

纪录片要不要讲故事,该如何讲故事,一直是中国纪录片行业内争议的问题。《长城》用影像本身表达故事,在满足观赏性需求的同时又达到了震撼性的效果,这种触动源于中国故事最温暖有力的传扬,观众的感情共鸣就像喷泉一样不断涌动,深深为之感动。虽说讲故事容易,但是讲好不易。影片就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表达展示要素,提炼出了讲故事的策略与方法。从整部影片的播出效果和国际市场影响力看,它无疑是成功的。除此之外,《长城》非常难得的呈现出了独立的价值判断以及人文立场,可谓该类型作品的标杆。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为观众展开了一幅长城从古老走到现在的历史画卷,用精确可靠的信息量,向观众呈现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教科书。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承载着弘扬中华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长城》为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做了成功尝试。我们更加期待中国影视作品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制作能力和手段,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市场价值的纪录片品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