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b
中国日报网 > 文化滚动 >
中国日报网 > 文化滚动 >

“上海声音”讲述“敦煌女儿”

近日,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讲述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守望莫高窟半个世纪的故事。钱思剑饰演的彭金章、凌月刚饰演的常书鸿、吴争光饰演的段文杰的舞台表演真挚感人,将筑梦敦煌路上的一个个人物鲜活地立于舞台。2021-05-24 08:32

从戏曲中开拓新的“吸引力电影”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排片不多,这不意外。戏曲片不复有1940、1950年代万人空巷的号召力,行业也默认有限的放映和传播度,把这种特殊的类型片当作传承传统的容器——戏曲片中,戏曲先于电影存在。到了郑大圣导演《廉吏于成龙》时,他不甘心影像止于戏曲的文献记录,想更多发挥电影的特性,为影像表述争取自由度。2021-05-24 08:00

相声 无生活不“包袱”

自从中国曲协发布《关于加强相声界行风建设自觉践行崇德尚艺的倡议书》之后,有关相声艺术的创作与发展问题就为社会所热议。刘钊还认为,孙超代表了很多具有独立思想和风格迥异的青年演员,相声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有所创新。2021-05-24 04:14

产自中国的樱花咋成了日本国花?玫瑰花跟中国啥关系?快来涨知识

同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阿政府赠送了一万多株油橄榄树苗,至此,油橄榄作为“中阿友谊树”正式引入中国。你知道被作为西方爱情之花的玫瑰,在中国玫瑰、中国月季传入西方之前,可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么艳丽。2021-05-24 00:15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晒”保护利用工作成效

(记者 钟旖)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来看,大足石刻的75处石窟有7处为国家级、6处为市级、62处为区级。2021-05-20 21:00

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请为文脉留一音

安徽省政府十几年前也曾表示,地名读法应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安应该保留“lùān”旧读音。从铅山中的“铅(yán)”、蚌埠中的“蚌(bèng)”,到乐亭中的“乐(lào)”、蔚县中的“蔚(yù)”,再到台州中“台(tāi)”、丽水中的“丽(lí)”,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2021-05-20 08:42

中法文博机构隔空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启“数字藏经洞”

(记者 冯志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百余年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六万余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被保存于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博物馆中。“如何让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回归”是敦煌学界持续多年的热议话题,但目前文物实体回归难度依然较大,敦煌研究院于去年启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2021-05-18 21:57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

而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世界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也都纷纷通过“云观展”等形式,探究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未来。2021-05-18 21:29

李大钊故居上演沉浸式话剧《播火者》

(记者 杜燕)“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该部话剧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出品、西城区第一文化馆·轻松戏剧俱乐部演出,从2021年5月16日至5月19日在北京李大钊故居连续上演4天。2021-05-18 18:49

156件(套)工艺美术精品为观众再现红色经典

(记者 应妮)“艺述辉煌——工艺美术精品展”17日下午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创建于1987年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工美集团,是全国首家由企业创建的专业性工艺美术博物馆,馆藏历代工艺美术珍精品3000余件。2021-05-18 18:47

唐寅、文徵明书法杭州展出 近百幅作品再现明代江南书法兴衰

5月18日,“三吴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书法”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共展出93件(套)书法、绘画作品,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的作品都在展出之列,呈现了以吴门为中心的明代江南书法发展历程。2021-05-18 18:44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上海工业遗存“再利用”展现百年杨浦历史风貌

(周卓傲 李秋莹 徐明睿 )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第一座陆上水厂、最早的煤气供热工厂……有着“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美誉的杨浦滨江,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2021-05-18 18:12

话剧《家客》天津上演 讲述知识分子命运纠葛

(记者 张道正)“如今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知道分子却越来越多……”当台上角色这样吐槽时,台下观众会心大笑。该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执导,聚集了国家一级演员周野芒、宋忆宁、钱程三位老戏骨。2021-05-14 15:30

从《山河令》到《司藤》 今年爆款IP剧不看明星了?

爆款IP剧,一直是衡量电视剧发展趋势的指标之一。在骨朵网络影视峰会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打造更多爆款,只有回归内容本身,把故事、人物做到极致。2021-05-14 14:22

报告显示:特殊厅将成未来票房输出主阵地

日前,拓普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特殊厅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特殊厅未来将成为主要的票房输出阵地。千龙网讯 日前,拓普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特殊厅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特殊厅未来将成为主要的票房输出阵地。2021-05-13 11:45

巨幅国画长卷《求索》等亮相上海

(王笈)巨幅国画长卷《求索》,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顾绣作品《共产党宣言》……“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13日在上海杨浦滨江毛麻仓库拉开帷幕,以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全方位展现了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2021-05-13 11:44

理智追星是对明星最大的爱护

国家网信办近日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主要有8个方面内容。其中包括规范明星及其背后机构、官方粉丝团的网上行为,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及引发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援等的行为。2021-05-13 11:10

拥有“520”的5月电影片单有点“甜”

据悉,这是一部亲情、爱情交织的温情影片,90后高歌(盛一伦饰)因为母亲高蓓(闫妮饰)在电视节目声称他爸爸是歌手罗大佑的言论,一夜之间成为被热议的“网络红人”。今年母亲节时,贾玲发长文感谢母亲,也感谢观众对《你好,李焕英》的支持,那些关于母亲的记忆,以及母女情再次感动无数网友。2021-05-13 10:18

新任“谋女郎”刘浩存:感恩幸运 好好做人 好好演戏

成为新任“谋女郎”后,00后小花刘浩存接连出演了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悬崖之上》和《狙击手》三部电影。张艺谋导演的“细节控”也让刘浩存印象深刻,例如拍《悬崖之上》时,为了让脸上的冻红是真实的,刘浩存跑了很久来热身。2021-05-13 08:33

“我们在三星堆考古现场”

何晓歌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19级博士生,曾经参与河南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的调查发掘。4月16日,考古队已经完成了对8号坑灰烬层的整体堆积形态揭露,发现了高密度青铜器碎片、金箔、玉石器等遗物。2021-05-13 05:36

灯塔研究院:纯网络电影用户男性占比超七成

5月12日,灯塔研究院发布《2021五一档院网用户趋势洞察》,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上线的网络影片贡献了超2000万元分账票房,在用户层面,纯网络电影用户男性占比更高,达到超七成。2021-05-12 23:32

霉霉获英国音乐领域最高奖 获奖感言依旧霸气外露

当地时间11日,据外媒报道,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2021年全英音乐奖(全英音乐奖)上斩获年度全球偶像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和首位非英国艺人,同时她也是获得这个令人垂涎的奖项的最年轻的人。”  据悉,此次获奖意味着这位31岁的歌手加入了一个独家的全球偶像奖获得者团体,在这之前这个团体中只有埃尔顿·约翰、大卫·鲍伊和罗比·威廉姆斯。2021-05-12 13:26

青春 热烈 当代 先锋的戏剧党课

今年3月从上海出发、已历经全国八城巡演的舞台剧《红色的起点》将于今晚回归“党的诞生地”,在中国大戏院连演两场。记者了解到,结束今年百场巡演后,舞台剧《红色的起点》将回到中国大戏院成为驻场演出。2021-05-12 08:42

“五一”演出市场强劲复苏

(记者郑娜)记者近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迎来消费高峰,市场复苏强劲。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场次约1.4万场;演出票房收入8.6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观演人次超过600万。2021-05-12 08:28

“饭圈”的乱账该好好算算了

近日,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饱受诟病的“饭圈”乱象成为治理重点之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也印发通知,要求网络综艺节目科学设计选拔机制,坚决打击非理性应援行为。2021-05-12 08:16

确立“档期市场”撬动电影产业的新常态

从2020年的国庆档到2021年的春节档,再到清明档和五一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国电影迎来了不同峰值的市场高潮,节假日档期文化俨然成为了引领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的关键力量。今天的电影市场档期,一边连接着中国电影市场在2020年以前的历史期待,一边引领了2020年以来的产业复苏,理应获得更重要的理论认识。2021-05-12 08:14

当脱口秀挤入文艺批评赛道是“撬动蓝海”抑或“流于花边”?

“我以为我们会在一个窗明几净的会议室进行新书研讨,没想到变成接力讲脱口秀的喜剧表演。“没有编剧,没有提词器,连李雪琴也没有……”前不久,沪上作家书店的文学脱口秀大赛系列视频上线,一开场便逗乐了观众。2021-05-12 08:11

中国电影:“国潮”带热传统文化

而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新国风思维表现得更为突出。新国风是国潮思维最为直观的创新举措,它标志着中国电影开掘传统视觉元素能力的提升。新媒介思维对中国电影后续传播格局的打造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21-05-12 07:43

甘肃8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出书重温“丝路故事”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出版的《丝绸之路文物故事甘肃省博物馆卷》。全书遴选甘肃省博物馆馆藏80余件(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珍贵文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撰写文章68篇,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和尝试。2021-05-11 19:25

传奇翡翠项链里的名媛人生

“百年瑰宝传奇——黄仲涵翡翠项链特展”11日在此间开幕。20世纪初,这串翡翠朝珠被北京知名翡翠玉石商人铁宝亭购得并改制成项链,随后由南洋富商黄仲涵带到异乡赠予爱女。2021-05-11 18:17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