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卑不亢的音乐剧,一个又幸福、又心酸的故事,《钢的琴》将于本月24日在东莞保利玉兰大剧院首演,随后开始全国巡演,明年1月在保利剧院与观众见面。
这部由保利携手著名音乐人三宝、编剧关山等众多实力非凡的主创人员,根据2011年国产电影口碑第一片《钢的琴》改编的音乐剧,筹备阶段就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最大的焦点在于有电影、话剧等版本演绎在先,音乐剧《钢的琴》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且看工人阶级如何当父亲
《钢的琴》讲述了国营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前妻小菊不堪生活重负,跟随有钱的商人而去。在争夺女儿抚养权的问题上,女儿提出谁能给练琴的她买一架钢琴就跟谁走。但对于下岗后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浑浑噩噩维持生计的陈桂林来说,一穷二白的他只有和工友们依靠仅有的双手,最终造出了一部“钢”的琴。
在保留了原剧充满黑色幽默甚至不乏魔幻色彩的基础上,音乐剧《钢的琴》在气质上的变化是最大的不同,对此编剧关山语出惊人,“我写的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戏剧”,他们的气质就是“二”!也许在某些方言里,“二”有贬义,但他却对“二”有着深情的赞许,剧中“陈桂林”们的顽强、执着、鲁猛、敢想想做、不计成败,最终完成了造一架钢的琴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性格气质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富于生命强力、生产荣耀的时代。
为了突出男主角陈桂林的“二”,剧本上做出的最大改动是陈桂林在造琴的过程中,得知女儿小雪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他依然“二”到一根筋的要把琴造完。作为陈桂林的扮演者,曾经出演过《如果我不是我》、《我的祖宗十八代》、《驴得水》等多部优秀小剧场话剧的孙博谈及角色把握时说,其实陈桂林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钢琴换不来女儿。在失去了一切生产资料,被飞速发展的时代远远抛下的时候,他永远满足不了女儿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就永远不可能做这成“爸爸”。
造一架钢的琴,让平凡人歌唱
作为家喻户晓的优秀音乐人,担任本剧艺术总监、作曲的三宝曾经创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和影视剧主题曲,如《嘎达梅林》、《暗香》、《你是这样的人》、《不见不散》、《我的父亲母亲》等。近年来他将精力完全转向音乐剧,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创作了《蝶》、《金沙》、《三毛流浪记》,被刘欢誉为“中国音乐剧的教父”。
三宝希望用他的音乐剧告诉大家,这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而是从根本起源来说,就是平民的艺术。这种自然的状态体现在剧中的唱段不会独立于剧情而存在,演员不是停下表演去唱歌,而是如同生活中以唱的形式表达,唱段既带有很强的叙事性,也有动人的旋律感。三宝卓越的音乐天赋和高超的技巧更体现在全剧17个唱段,以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剧情起到了渲染和调和作用。
保利舞台上建起的国营钢厂
而在《钢的琴》技术合成期间终于亮相的舞台设计,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震撼。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再现钢厂车间的景象,本是留给舞台剧的难题,然而却在舞美设计的手中,变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亮点。一个前景横跨16米、进深近20米的工厂布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两侧高达9米的厂房墙壁金属质感强烈,灯光进一步加强场景的层次和纵深,让坐在台下的观众不由被这幽暗的“工厂”所吞噬,想象曾有的热火朝天和如今的荒凉颓败,想象每个微茫生命的悲欢离合在其中激荡。
强强联手原创之路
《钢的琴》已经是三宝和关山联手创作的第四部音乐剧,谈及两人的合作,关山曾形象地说:“我们的关系和钢的琴里也很像,三宝就像陈桂林,我就像他那帮‘二货’哥们,他二我就陪他一起‘二’,想想看,他是为了做音乐剧曾经命悬一线的人,那我怎么能不陪他一起‘二’。
正是这种带有几分自嘲的“二”的精神,才推动着中国原创音乐剧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前进。当三宝在日前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中透露,音乐剧《钢的琴》将在保利院线全国22家剧院巡演60场,戏称叫板杨坤的32场,数字背后,却是尚在起步阶段的国内音乐剧市场中,一种并不轻松的努力。然而东莞市政府的强力扶持、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运作,联合优秀创作团队,让人有理由相信会创造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最强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