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在美国投资需要多10倍
质疑之三:电影“不现实”“舞台不好看”“是垃圾”
回答:请先看再骂,不要崇洋媚外。
时光网:很多人质疑中美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即便故事是在大学了,不过中间还是有很多中国大学生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开车上学啊等等。
陈士争:电影是展现我们想过的生活:想过,但是过不到的生活。这部电影不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也许很多孩子都想过这种大学生活,谁都想去上一个老师告诉你们怎么跳嘻哈的大学。歌舞电影最重要的一点总要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电影中间一开始唱,就出了一个实际的空间了。这部电影里有60%都是唱和跳,所以要有想象的空间。
时光网:很多人认为舞台背景和搭景都不够精致。是否是有预算问题呢?
陈士争:可能很多人还没看吧,看了的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投资只是勉强够用的,这部电影拍得比较快,按照国内的条件来说,这已经不错了。我在国外和国内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在国外的话,可能会有高10倍的投资。我们只用了1/10的钱就完成了这件事。
时光网:那有没有因为预算留下什么遗憾呢?
陈士争:不,预算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一开始,谁都不知道怎么去拍这个电影。所谓的班底从演员到摄影等等,都不知道歌舞片是个什么概念。大家都在学,都在跟着走。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过程。这也是迪士尼第一次在中国拍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第一次”。我相信这个团队拍完后,就已经有这个底气了。
时光网:很多人质疑歌舞片在中国存在没有必要,谁会去看?
陈士争:是吗?那为什么不去看呢?很多中国观众看《歌舞青春》,也看《妈妈咪呀!》。如果只是因为这些是国外的所以看,那就是崇洋媚外咯!
时光网:或者是国内的歌舞片像《乐火男孩》、《精舞门》都没有什么好的口碑。
陈士争:那这部电影就应该改变口碑了,哈哈。
时光网:还有一个非常不理性的说法,毫无头绪的就直接攻击说这部电影是“垃圾垃圾”,您怎么看这种问题?
陈士争:我可以理解。我知道有很多中国电影都是学美国电影的,模仿得太多,大家就会反感。如果一部美国电影被“动”了,那么观众心里就会很不高兴。我能理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劝大家去看一下。看了再骂,别颠倒了顺序,哈哈。
时光网:您认为美国版《歌舞青春》成功的模式是什么?毕竟这是一部剧情非常简单甚至有些狗血的电影。
陈士争:哈哈,我也不明白,开个玩笑。其实很简单,所有的小孩都喜欢简单,喜欢跟着唱唱跳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我有个7岁的小孩能跟着这部电影学,跟着做,这部电影的歌曲不需要什么训练就能学会了。成人的音乐剧里,学是学不会的。大家都能跟着一起做,这就是最成功的。我们的《歌舞青春》虽然有难度,但是好玩儿,好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