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文房清供发展概况

作者:赵丽红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2013-12-23 10:10:26

清代宫廷文房清供发展概况

清乾隆 紫漆描金云蝠纹管鬃毫抓笔

(一) 康熙、雍正时期的文房清供

康熙时期,文房清供器具种类丰富,主要表现在各种瓷质文房器具呈现繁荣景象,笔架、臂搁、笔筒、水丞形制、釉色多样,如墨彩、粉彩、青花、单色釉、豇豆红釉、冬青釉、粉白釉、粉青釉、珊瑚釉等。墨彩,为釉上彩,烧成于康熙时期,其墨彩竹枝臂搁、墨彩笔筒等制作典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制品。还有最为名贵的白釉暗团龙纹太白尊式水丞,造型为直径小口,圆腹,平足,底部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极为少见。粉白釉水盛制品也较为流行。冬青釉龙纹文具盒造型独特,以调色为主要用途,也是康熙时期特有的精品。

画珐琅制品也颇具宫廷特点。康熙御制画珐琅莲瓣式水盛,造型新颖,巧作盛开的莲花,粉色花瓣朵朵鲜艳,铜镀金口沿,并附铜镀金水勺,底部有青花楷体“康熙御制”方印款,铜胎厚重,制作精美,具有康熙时期典型特点。另外还有康熙处理朝政专门制作的铜珐琅暖砚。

这一时期民间流行的紫砂器具也进入宫廷。清初,紫砂制品提炼精纯,砂泥细腻,烧制技术更为成熟,在康熙、雍正时期极为流行,始有贡品。紫砂砚品较少,但也颇具古雅,并有多种色泥,如白、黄、秘色、褐色等砂泥。内廷所制紫砂笔筒,造型出新,不拘一式,有圆形、方形、树桩形、竹节形等多种形制,并堆塑、施彩描绘,或水墨写意或山水人物。还有刻花水丞、笔洗、臂搁、秋叶笔添、白果砚滴、题诗水盂等,均为出奇制胜之品,很受雍正皇帝的喜爱。紫砂笔筒采用堆塑、描金、彩绘等艺术手法,将山水人物风景再现于笔筒之上。如一件雍正时期的色泥堆绘黄砂大笔筒,高17.6厘米,口径16.7厘米,白砂胎泥精细,通体设色重彩,绘通景山水风景人物;再如紫砂笔筒,利用紫砂特有的砂质,在彩绘金黄色底子上设色山水人物,描绘水乡摇橹渡船的热闹场面,小船载满客人,河面波涛汹涌,人物簇拥喧闹,热闹场景尽收眼帘,圆形笔筒中间留白,表现宽阔的河面,盈水之间,颇有千里江河之势。利用通景构图,层层渲染,远山飘渺,山水之间,自然美景展现于笔筒之上,意境深远,应是出自造办处画师手笔。

雍正皇帝喜用玛瑙制品,其文房清供的制作,也多利用玛瑙的自然纹理巧做成各种水盛、笔洗等,颇显文雅。据雍正十三年活计档记载,正月玉作传作“端阳节玛瑙松寿同庚花插一件,玛瑙福寿水盛一件,玛瑙福寿笔洗一件,玛瑙福如东海笔洗一件”,可知种类丰富。

雍正时期瓷质文房清供也丰富多彩。现藏品中最具特点的有墨彩、木纹釉、青花等。墨彩,为釉上彩,是在素白胎器上描绘纹饰,经炉火烧后,白地上呈现浅淡墨色花纹,犹如水墨画效果,以笔筒、臂搁尤佳。木纹釉也是雍正时期的创新品种,其木纹釉色黄褐相间,纹理刷丝,俨然如木,极可乱真,以景德镇烧制的木纹笔筒最为成功。雍正青花瓜棱形挂壁水注,为挂瓶式,可悬挂在墙壁上,多为内廷书斋墙壁装饰,其上描绘西洋花卉和莲瓣纹,并有人头形流注,颇具新意。

雍正时期玻璃制作工艺水平高超,可惜传世品很少,只见有笔架、笔筒、水盛等。如雍正九年玻璃作记载,“做玻璃笔架二十件,不要单做葛出哈夫金式样,或双桃,或如意,或挑选好样的做,记此”,但因其质地易损,存世品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