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生情的回应——记爱尔兰艺术家尼亚芙•坎宁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7-14 14:42:40

 

由景生情的回应——记爱尔兰艺术家尼亚芙•坎宁安
 
图/中国日报记者魏晓昊

在坎宁安专心于生物医学期间,艺术被她丢在了一边。一开始在英国,她与她现在的丈夫相遇。后来她去了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在当地的一所学院教授医学实验科学。在那里,她跟艺术系的老师们建立了友谊,并借此机会再次开始尝试自己的艺术创作,她说她总是会把丙烯画和南非联系起来。

一个地方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是坎宁安变化多样的作品里永恒的主题,她说自己的艺术作品是自己对置身之地的“明确回应”。

离开南非之后,她在香港呆了七年,于1991年生下了儿子芬恩(Fionn),此后她又去东京呆了三年。后来,全家搬到迪拜住了五年。坎宁安说,迪拜是她的“最初作品的题材来源”。

一家人住得离迪拜河(Dubai Creek)不远,她几乎每天都带着儿子去河边散步,潺潺的河水成了她迪拜风光画的主题。

她说:“就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名认真专一的画家,至少,我意识到我该放下我的教学工作了。”

她在迪拜举办了两次个人展览,然后一家人回到爱尔兰,在那呆了一年。这样芬恩便可以体验那里的生活,“知道他是爱尔兰人”。从那个时期起她的作品便开始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接下来的一年是在布拉格度过的,在那里她创作了一系列风景图,描绘着这座历史名城里的屋顶和桥梁。然后,大约四年前,全家人搬到了北京,在这里,坎宁安再次开始描绘美丽的风景,也找回了童年在纺织品上绘图的激情。

她说:“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只有一件事让我觉得超级自信,也只有这件事让我觉得我比学校的任何人都强,那就是编织。这是母亲遗传给我东西之一。”

在乘坐公交在城市游览时,她总会织一会儿她的“时间之柱”,而编织则成为她和中国,尤其和中国女人之间的重要联系。

“车上的女人对此很感兴趣,其中总会有些人坚持向我展示如何拿织针,又如何将线编织到一起。织完一行之前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收针方式。所以,上面有几行是由对此完全陌生的人织的。”

坎宁安基本上每天大约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晚上有时还会挤出一小时左右。她目前正在创作的一幅中国山水图是为十二月份个展准备的,个展将在北京798艺术区的3C创意中心举办,她希望到时候能完再完成20幅。

她说她“大量想法”的灵感都来自于北京,包括描绘城市公共交通和自行车这一“慢速芭蕾”的作品系列,大大小小的车子拥挤在一起“像一群蜜蜂或其他什么昆虫”。

她说:“我认为,如果你有机会为一个展览创作一些新作品,这能很自然地把你推向一个未知领域。”

(中国日报记者Tracie Barrett报道  翻译:爱新闻 早起买早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