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道?
从文化角度来说,卡普尔一家并不是第一个在《邻居》的同类氛围中难以发展的家庭。90年代前期,制片人们在经历数次类似指控困扰(偏向于白人)后,林家(the Lim family)加入到了剧中。然而,由于故事情节糟糕(其中一人吃掉了邻居家走失的狗),演员演技拙劣,仅仅6周后,林家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9年,编剧又加入了一个韩国交换生角色——李桑尼(Sunny Lee,由李汉尼[Hany Lee]饰演,还是因为该剧被批白人太多)。这个人物原本应该有戏,但她依旧被塑造成了一个最让人反感的角色,以衬托埃林斯堡的高雅。
剧本本身肯定也有一些问题,由于角色塑造和创作局限,《邻居》背后存在的复杂人种问题显露了出来。编剧也许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当故事主线全部围绕白人,角色的塑造就会带有刻板的种族观点,无法展示出种族多元化。此外,制片人们可以决定如何粉饰故事情节,或者是将它们整个移除。在《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的2012特辑中,制片人佩妮·查普曼(Penny Chapman)解释称,高管们在制作中采取的是“明哲保身”原则。“他们并不担心非白人面孔,而是担心那些非白人面孔的言论。”
新西兰籍演员杰伊·拉加(Jay Laga’aia)在与《邻居》竞争的电视剧《家里家外》(Home & Away)中饰演一名新牧师——然而,饱受争议的是,他的角色没过多久也被砍了。
同样,具有萨摩亚血统的新西兰籍演员杰伊·拉加从《邻居》的竞争电视剧《家里家外》中退出一事,也被谴责为是不公正对待。2012年,他在Twitter上说:“因为他们写不出两个不同人种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的情节,我失去了参演《家里家外》的资格。现在,我想去经营自己的生意了。”负责在澳大利亚播出该剧的第七频道电视网(The Seven network)回应称,拉加的言论是一种“挑衅”,具有“侮辱性”,并暗示他的角色将在出现一年半后消失。
然而,为何有色人种角色或其潜在故事情节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呢?让我们想一想托迪亚·雷贝基(Toadie Rebecchi,瑞安·莫洛尼[Ryan Moloney]饰)。他从青少年时代抵达埃林斯堡时就住在拉姆西街道。期间,他成了一名律师,有过三段浪漫的感情经历,还收养了一个小男孩。迄今为止,莫洛尼饰演的这个角色已陪伴我们20年了,对于一部似乎已经换掉全部原班人马的剧集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当然,莫洛尼很受观众欢迎——然而,这难道是因为他是白人,他的故事发展轨道传统守旧,对人们早已心照不宣的澳大利亚式生活构不成威胁吗?
瑞安·莫洛尼饰演的托迪亚·雷贝基——这是他在90年代中期的样子——他已经在剧中陪伴我们20年。
澳大利亚是个文化非常多元的国家,遗憾的是,也充满着种族歧视。许多种族歧视都潜藏在表象之下,用借口和托词来掩饰。比如,很少会有人公然争论,要让非英国人离开拉姆西街道。然而,为了把英国家庭保护在这个坚不可摧的壁垒之下,却常有大量的争论出现。这就是澳大利亚种族主义的传播方式。任何一部长寿的澳大利亚电视剧都值得庆祝——然而一部固守己见、千篇一律的电视剧能播出30年之久,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担忧。《邻居》若想突破这个一味崇拜复古社区文化、沦为过去纪念物的身份,那就要开始努力尝试作出改变。
你现在已经30岁了《邻居》。该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