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永垂不朽

作者:爱新闻 罗俊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4-29 16:52:43

“从头到尾听一听,别中途发推或是干点什么。只管听,放大点声儿,无论在家还是开车。”泰勒的推特如是道,告知粉丝听《樱桃炸弹》的方法。随后,泰勒毫不通知媒体,直接在iTunes及流媒体网站上半惊喜式发布了歌曲。之后不久,“网络速评机器”大量涌现,冲着他的新歌发布而来,惹得他破口大骂:“我的唱片才出了不到30小时,他妈的哪能那么快写出评论。先听一会儿再写。”他在推文回复中说道,尽管实体唱片几周内还不会发布,粉丝可以在iTunes(他称之为“该死的流媒体”)上购买。

这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恳求,《樱桃炸弹》确实密切关注真实享受。这想法看起来也许滑稽可笑,因为泰勒写的时候全部用大写字体,表达咆哮的心声也很卡通式,还偏爱嘴边挂着“男同”(faggot)以震惊众人(这次至少成了元语言:“男同评论家吓抖了,所以我跟他们说我会用‘书本’代替‘男同’”)。但他制作了一张惊人微妙的唱片,从嘈杂噪音转向红极一时的老式合唱,再到极妙的爵士乐曲。这张唱片绝非仅仅几首曲子的拼凑,可谓是众多瞬间的集汇。有几个瞬间几近才华横溢,比如一曲史诗《该死的年轻、完美》(Fucking Young / Perfect),摄人心魂;或是一曲辱骂《达基斯·拉提法的棕迹第6-12段(混音版)》(The Brown Stains of Darkeese Latifah Parks 6-12 (Remix)),歇斯底里(看看它们戏仿前卫摇滚的名字就知道)。好好欣赏这几首歌,意味着欣赏它们在播放列表中的位置,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潘多拉网的组合乐曲里面听,你可以按跳过了。

泰勒傲慢地抵制诱惑,不制作只有播放列表好看的一次性唱片,但他并非孤军奋战,战友在同龄歌手中大有人在。时年27岁的肯德里克·拉马尔就是其中之一。肯德里克的歌曲唱片依赖性极强,以至于粉丝对他的单曲《我》(i)的意见,一联系专辑《弄死一只蝴蝶》(To Pimp a Butterfly)的背景就烟消云散:本来只是听起来不错的广播诱曲,却成了黑暗旅途中举足轻重的光源。奇异未来乐队成员弗兰克·奥申(Frank Ocean)即将发布自己的杂志,或称新闻界的唱片,以配合发行在即的新专辑《男孩别哭》(Boys Don't Cry)。乐队另一成员厄尔·思威希尔特(Earl Sweatshirt)非常操心听众能否“正确”欣赏他的专辑《我啥都不爱,我就不出门》(I Don't Like Shit, I Don't Go Outside),他甚至严厉责备发行唱片公司做法跟他的推广计划有所偏差:“这就像我的第一张唱片。这一次我承诺我完全不插手,无论做得好坏我都喜欢……因此索尼公司没有像我一样对它上心,就像,我忍不住觉得被侮辱了,你懂吗?”

去年,上世纪80年代摇滚乐队“邪教”(The Cult)主唱伊恩·艾斯特博里(Ian Astbury)向《卫报》(The Guardian)透露,他们乐队很可能再也不出下一张专辑了:“iTunes毁了唱片的整个概念。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唱片在乐界不可或缺,但它已没落多年了。它就是个老旧的音乐载体,没有与时俱进,唱片就是这样。”然而泰勒这一代歌手成长于iTunes时代,为何依然痴迷于将一系列歌曲列为一个专辑,同时发布整体销售呢?部分原因跟网飞视频网(Netflix)上的电视剧还“分季播放”的理由一样:从后勤和促销上说,分批发布会更好。另一部分原因来自唱片这个音乐载体的强大吸引力。唱片也许不是播放音乐的唯一方式,它们身上显著的艺术利益却不容忽视,唱片赋予歌手的空间比单纯一首歌更广阔。就算听歌习惯和科技持续变革,也很难想象这一点会发生变化。

唱片永垂不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