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埃迪开始唱起《流浪者之歌》(Song of the Vagabonds)那慷慨激昂的军事曲调时,一些人把电台频率调到了当时受欢迎程度较低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竞争对手,刚好及时收听到了一段打断舞蹈节目的特别播报。一名芝加哥(Chicago)天文学家称,已观测火星上的“几次炽热气体爆炸”,有神秘物体正以“超高速”袭向地球。随后,一个巨大燃烧物撞向了靠近新泽西州(N.J.)Grover’s Mill的一个农场,距离特伦顿(Trenton)22英里。人们认为,这个燃烧物是一块陨石。
据现场记者描述,有几十个“有点像巨蛇”的生物从巨坑里爬出来,其中一个头部喷出一道火焰,烧毁了汽车和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听众们都吓呆了。广播里都是尖叫声,随后突然陷入一片寂静。入侵者来袭,整个美国——或者很大一部分美国人——都陷入了恐慌。第二天早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道:“成千上万的广播听众陷入了恐慌情绪,至少20名成人需要接受休克和癔病的治疗。”
实际上,听众们都错过了开头的部分——这根本不是现场广播,而是根据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 G. Wells)小说《世界大战》改编而成的戏剧,由23岁的纽约戏剧导演奥森·威尔斯与他的水星剧团成员共同制作而成。《水星剧场广播》收听率很低,以至于还没获得过一个赞助商的亲睐,这意味着没有商业广告会打断这个长达一小时的节目(尽管也有定期的插播声明这个节目是虚构的)。
这一切听起来十分真实。尽管《美国经历:世界大战》(American Experience: War of the Worlds,一部关于威尔斯广播剧的全新纪录片,当时即将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播出,并发布DVD影碟)的制作者们极力澄清事实,但处于1938年的人们早已相信这是一个真实可信的消息。正受到侵略军威胁的民众已无法理性面对所谓火星人的威胁。前一个月,听众已习惯收听有关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的新闻简报,英和法两国迅速与希特勒(Hitler)签订了慕尼黑协定(Munich accords)。广播剧《世界大战》仅距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一步之遥。
后来,威尔斯总爱宣称《世界大战》只是一部失败的好莱坞恶作剧——而正是这一次“失败”让他成为了名人,获得了难得的赞助商(金宝汤公司/Campbell’s Soup),还吸引了好莱坞的关注。
不过,对于1938年的奥森·威尔斯来说,这部广播剧几乎必定会包含政治输入。
作为一个坚定的新政拥护者(New Dealer)和热情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威尔斯已凭借他的百老汇作品——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引起了一场轰动。在《凯撒大帝》里,演员们穿着典型的法西斯制服。1937年4月,威尔斯参与演出了阿奇博尔德·麦柯勒斯(Archibald MacLeish)的广播剧《城市的陷落》(The Fall of the City)。这部讽喻广播剧时长30分钟,故事讲的是一座城市在一个无所不能的征服者面前自愿臣服的故事。这部作品以广播新闻报道的形式讲述出来,无疑对《世界大战》制作的产生了影响。
那些喜欢听伯根和麦卡锡的听众们错过了威尔斯的广播剧介绍,他在介绍时读了原作中的一段文字。尽管威尔斯有着后见之明,但是他似乎为小说中潜在火星威胁的描述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预兆:众多冷酷而无情的高智商生物,用嫉妒的眼睛凝视着地球,慢慢地制定他们必将实施的入侵计划。
二战后不久,威尔斯自己也在电影《陌生人》里扮演了一个冷酷而无情的高智商生物。这部1946年的电影仍是威尔斯最受低估的一部作品。第三帝国可能已经垮台,但对于威尔斯来说,他的角色——弗朗茨·金德勒(Franz Kindler)却体现出纳粹主义仍是一种活生生的威胁。弗朗茨·金德勒是一名逃逸的纳粹军官,他给自己捏造了一个新的身份——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cticut)一所男子学校里和蔼可亲的老师。电影开始时,他正准备和最高法院大法官懦弱天真的女儿(洛丽泰·扬/Loretta Young)结婚。
《陌生人》是威尔斯唯一一部在首发时就赚钱的电影,却也遭到最严酷的对待。作为短命演播室国际演业(International Pictures)的独立作品,在版权没有得到续订时,这部影片的版权变成了公共所有。尽管美国米高梅电影制片公司在2007年发布了DVD版,这部影片却早因大量非标准拷贝传播开来。不过,如今奇诺·洛伯公司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的影片原本盛大发布了蓝光版本。威尔斯以关注结构和细节而著称,《陌生人》枪版中这些长期缺失的元素,终于带着复仇的欲望重新回归——伴随着大范围的降雪,深秋的场景慢慢变成了无情的白色荒地,特写镜头捕抓到了金德勒孩子般的脸庞上的那些麻子和皱纹。
金德勒的主要敌人是战争罪行委员会的一名侦查员,由爱德华·G·罗伯森(Edward G. Robinson)饰演。他是好莱坞另一位著名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在华纳兄弟电影公司1939年摄制的首部反纳粹电影《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Nazi Spy)中饰演一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侦查员。
在威尔斯一生中政治活跃度最高的时期,他导演了《陌生人》。当时,他正在为自由派报纸《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撰写专栏文章,并为ABC广播网的一个公共事务节目《奥森·威尔斯评论》(Orson Welles Commentaries)撰稿。
威尔斯在其中一个评论中谴责了比基尼环礁(Bikini Atoll)即将进行的原子弹试验,其中一颗炸弹上有他妻子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的照片,丽塔是Kino-Lorber电影公司的一名临时演员,也拍了很多电影。在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里,还有一个资料,能让我们追踪到威尔斯曾充满热情地投身于艾萨克·伍达德(Isaac Woodard)事件。艾萨克·伍达德是一名黑人退伍军人,他在南卡罗来纳州贝茨堡的镇里被警察暴打,并导致失明。威尔斯公开了这一事件,要求严惩致使伍达德残疾的警官。
尽管电影《陌生人》的结局令人满意——弗兰茨·金德勒最终被打败,但威尔斯的隐含意义却很明确:欧洲的战争也许已经结束,但国内的斗争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