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在艺术界已过气?

作者:爱新闻 刘伊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7-03 09:47:03

如果你认为宗教意象在现代艺术中已经没有了一席之地,那就想想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创作的两幅绘画——《亚当》和《夏娃》。在棕红色的背景下,纽曼将《圣经》中创造出的第一个男人和女人刻画在桔红色的立柱上。早期的艺术家,比如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也创作了不少关于伊甸园居民的裸体画像,早已成为了一系列鲜明的抽象艺术。而纽曼的创作,不仅仅只是对《创世纪》(Genesis)原封不动的效仿。他的整个“崇高”(sublime)美学理论内蕴着《摩西十诫》,以及上帝将水上下分开而创造天空的故事。纽曼的雕塑作品《残破的方尖碑》(Broken Obelisk)可能是圣殿毁灭或巴比伦衰落的象征。而在他惊人的绘画作品《拜苦路》(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中,他转而用了《新约》(New Testament)中有关耶稣受难日的故事。

巴尼特·纽曼的创作证明,《圣经》仍然能够为现代艺术增添活力。历史长河中,艺术家们各自以大胆的方式解读圣经故事,也不足为奇。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画作《以撒的祭品》(The Sacrifice of Isaac)表明圣经艺术竟能达到如此极端和刺激的地步:画中,亚伯拉罕残忍地将他的儿子以撒摁在祭台上,准备以刀弑子。这场献祭并非出于自愿,画中的以撒一脸惊恐的模样。类似的巨作还有伦勃朗(Rembrandt)的《奉献以撒》(The Sacrifice of Isaac)。作为一幅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奉献以撒》充满了悲剧色彩,令人生畏。

一直以来,《圣经》都是非传统性艺术和颠覆性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家阿特米西亚·津迪勒奇(Artemisia Gentileschi)把犹滴(Judith)的故事变得更加饱满。犹滴把敌军的统帅荷罗浮尼(Holofernes)杀死,宣扬女权主义,这比女权主义运动早好几个世纪。桑德罗·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在《圣经》启示录中发现了社会革命的迹象。而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ous Bosch)则颠覆了传统的基督教艺术,使其变得荒诞离奇,令人费解。

由此看来,《圣经》如今仍活跃于艺术领域中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创作这类作品的,不仅仅只有纽曼这样一个现代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创作的神秘画作《十字架上的圣约翰基督》(Christ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在17世纪的西班牙引起了基督徒大艺术家们的不满。由皮埃·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执导的电影《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aint Matthew)被视为最伟大的电影艺术作品之一。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去世前短短数日,突发奇思妙想,创作了《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系列画作。

如今,影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也在基督教信仰上进行了一次神秘而又深刻的思考。

《圣经》似乎能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圣经艺术博物馆的闭馆真真是万分可惜。而如果我们仍然矢口否认《圣经》是现代文化的一大创作源泉,这简直就是一大悲剧。

纽约圣经艺术博物馆已于6月14日正式闭馆。

《圣经》在艺术界已过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