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难准确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让判断何时作出决定变得困难(图片来源:iStock)
该实验后,争议不断:测试者的大脑是否此前就已做出了决定?自我选择的感觉是否只是错觉?神经科学和自由意志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东西,但李贝特的这一实验简单易懂,激发了很多人的想象力。有人认为,人的生物形体限制了自由意志;也有人辩称,尽管思想深植于大脑,但自由意志却冲破了生物形体的限制。
李贝特的这一实验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普遍对头脑有两种直觉印象。否则,该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如此令人惊讶。
第一,我们认为意志和躯体是分离的,自然二元论让我们相信意志不受生物条件约束,是纯净而抽象的。尽管只要想一想自己上一次感到焦躁是因为饥饿,就会知道这不过是个错觉,但我们心里仍一直这么认为。否则,为什么在发现神经可能与思维有关时,我们一点都不惊讶呢?如果我们打心底里相信意志是基于大脑而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会知道,每一次心理变化都会引起大脑相应的反应。
第二,我们相信自己了解意志,这也是李贝特的实验让我们惊讶的原因。实验中,这一直觉印象体现在,我们认为自我选择的主观感受是做决定过程的准确反应。头脑就如一台机器,只要运转良好,我们就乐得不去深究它的工作机理。只有当错误或矛盾出现时,我们才会想到去一探究竟:我之前怎么没看见那个出口?我怎么能忘了那个人叫什么呢?为什么大脑因做决定起变化后,我们才会有这一感觉?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准确地记录下意志的每一面。事实上,心理学就给出了许多人们把事情弄错的例子。李贝特的实验中,自我选择的感觉可能完全是错觉,真正的选择或许真的是由我们的大脑作出的,但也可能这只是因为做决定的感受比起做决定的动作来说有些滞后。虽然没能正确记录做决定的时间点,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以某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做决定的过程中去。
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就李贝特的实验进行讨论。这甚至催生了一整个研究自由意志神经学的产业。关于这项实验的结果正确是否、又是如何关系到日常选择的自由,人们仍有许多批评、反驳和激烈讨论。李贝特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实验中的场景还是太过刻意,无法作为真实生活中抉择的直接模型。但这一基础实验仍在继续激发讨论,引领人们就意志如何植根于大脑提出新的看法。我想,这是因为该项试验让我们得以正视自己对意志的直觉印象,并由此意识到,事物比我们直觉设想的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