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有道

作者:爱新闻 陈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8-19 16:17:28

嫉妒有道

插图作者: JooHee Yoon

遇到比自己成功的人,我们该作何反应?一般说来,有两条路可走:羡慕或嫉妒。羡慕算是比较高尚的情操——我们赞赏那些羡慕他人的人,从他们的羡慕中,我们能知晓其品味以及谦虚程度。相反,嫉妒则从本质上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态度——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这是一种“因觊觎别人所拥有的优势而产生的屈辱感和坏念头”。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写道,善妒的人“渴望剥夺别人的优势,好像这么做能使他自己获得同样的优势。人们要是允许这种情感肆虐,它就会威胁到各种卓越事物的存在,甚至扼杀杰出技能的有效施展”。

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除了嫉妒本身带来的沮丧和痛苦,这种情感其实能带来积极的结果——或许,甚至比更为人所称道的羡慕带来的结果更好?我们所了解的嫉妒并不都是完全一样的,有些什么用都没有,回味起来也很糟,另一些却能激励我们去取得更高的成就。

肯塔基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心理学家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嫉妒。他认为这种情感通常由两个因素结合而生。第一个因素是相关性:受人嫉妒的优势一定是对其本人来说有用的。某个芭蕾舞者的优美舞姿不大可能让一位律师嫉妒,除非那个律师自己也曾有过成为职业舞者的志向。第二个因素是相似性:受人嫉妒者必然和嫉妒者存在可比性。即便我和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同为作家,我也不大可能会嫉妒他。亚里士多德在描述嫉妒的时候,引用过一句谚语“半斤对八两。”我们羡慕某人,是因为与之差距太大。我们嫉妒某人,是因为我们能想象自己代替他的位置。(史密斯的观点其实受到了一篇1984年论文的启发,论文题为《由社交比较产生的妒忌》(social- comparison jealousy),作者是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和朱迪斯·罗丹(Judith Rodin)。)

羡慕和嫉妒就如同两个对立面:羡慕催我们奋进,嫉妒却在拉我们后腿。但荷兰提尔堡大学(Tilburg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尼尔斯·凡·德文(Niels van de Ven)对此却有异议,他认为这种两元说未能完全解释情绪真实的复杂性。他阅遍全球各国文化中关于嫉妒的概念,发现这个词语本身并非如英语母语者所想的那样定义明确。在英语中,嫉妒就是嫉妒,但在其他语言中,嫉妒却带着双重面具。波兰语有“zazdrość”和“zawiść”,泰语有“ìt-chia”和“rít-yaa”,在荷兰语中,“benijden”是从“beniden”(意为无法承受某物)演化而来,还有“ afgunst”,从“niet gunnen”(意为嫉妒)衍生而来。凡· 德文将这两个荷兰语分别译为“良性的”嫉妒与“恶性的”嫉妒。

2009年,凡·德文试图弄清楚,在用两个词表达嫉妒的语言中,两者概念上存在着什么样的细微差别,这种差别是否也存在于用一个词表达嫉妒的语言中,比如英语。他先从用两个词表达嫉妒的荷兰语入手,搜集荷兰学生对于良性嫉妒、恶性嫉妒、羡慕以及怨恨的基本描述,然后让用一个词表达嫉妒的美国学生和西班牙学生描述一次嫉妒的经历。他发现在美国学生中,两种嫉妒都被自然而然地提到了,频率也大致相等。(在西班牙学生中,良性嫉妒被提到的频率大概为三分之一。)凡·德文写道:“恶性嫉妒更令人感到沮丧,并且容易引发伤害别人的动机,嫉妒者会希望别人在某事上失败。而在良性嫉妒的情况下,受嫉妒者更为嫉妒者喜爱,形势也更为振奋人心,嫉妒者会更加努力以实现自我目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