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苦难的记录者

作者:爱新闻 郭汪韬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0-29 15:37:25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苦难的记录者

瑞典文学院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是对我们时代苦难的纪念”。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这位白俄罗斯女作家工于纪实文风,借数千采访者之口,描绘了苏联解体前后的浮世风云。

瑞典文学院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同时,她也成为史上第14位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上一位获得该奖的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时间是2013年。

在接受瑞典电视台(SVT)电话采访时,阿列克谢耶维奇表示,得知获奖后,她心里可谓“五味杂陈”。

“说到诺奖,我就想到蒲宁(Ivan Bunin)、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那样的大师。”她说,“这次获奖,让我受宠若惊。”

她补充道,接到瑞典文学院的电话时,她正好在家,“忙着熨衣服”。另外,她希望用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15万人民币)的奖金去“换些自由”。

“我写每一本书,都会花很长时间,5到10年算是常事。目前,新书思路已经成型了,我很高兴自己有了足够的自由去完成创作。”

1948年5月31日,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于乌克兰伊凡诺-弗兰科夫斯克(Ivano-Frankovsk)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从军队复员后,全家搬到了白俄罗斯,并定居在了一个村子里。后来,她的父母都做了教师,而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后则当了记者,为纳罗夫(Narovl)镇的当地报纸撰稿。

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过不少短篇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她表示,自己受白俄罗斯作家阿勒斯·阿达莫维奇(Ales Adamovich)的影响最深,后者提出的“群体小说”(collective novel)、“口述小说”(novel-oratorio)、“考证小说”(novel-evidence)、“自述文学”(people talking about themselves)、“混声史诗”(epic chorus)等概念深入人心。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称,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名“杰出”的作家。

“过去的三四十年来,她一直专注于描写苏联和苏联解体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达尼乌斯说,“她笔下的历史,并非事件的堆砌,而是对人心的探讨,旨在展现乱世中的情感荒流。可以说,她书中的历史事件,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苏阿战争等,都只是背景,作品真正关注的是苏联及苏联解体后百姓的生活。”

“她采访了当地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地区鲜为人知的人世常情。她的作品,刻画了当地人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人心深处的感伤。”

在《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Voices From Chernobyl)中,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数百名核灾受害者。其中,有悲伤的妇女,无视救灾人员“切勿接触受到辐射的亲人”的警告,死死地抱着早已罹难的丈夫,还有前去救援的士兵,对“视人命为草芥”的任务愤愤不平。在《锌皮娃娃兵》(Zinky Boys)中,她更是东奔西走,记录了士兵、医生、寡妇、母亲等各类人的故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