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二手时代》(Second-hand Time)(此书英文版将于明年出版)作序时写道,“采访时,我关注的不是政治倾向,而是爱、嫉妒、童年、长者、音乐、舞蹈、发型等共同经验。唯有将旧日生活娓娓道来,才能探讨灾难的毁灭性力量。”
“我时常觉得,再平淡无奇的生活,也有兴味横生的一面,或许因为生活中蕴含着无数的人间哲理……可惜,历史往往只记录史实,无心顾及人们的感受,似乎描写后者容易毁了它的公允性。然而,我并不是以历史学家,而是以作家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人的生活,总显得那么有趣。”
达尼乌斯称,新读者欲一睹作家文采,不妨从其处女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War’s Unwomanly Face)入手。此书记录了二战期间许多女兵的痛苦经历。
“本书另辟蹊径,记录了二战风云,”达尼乌斯说,“作品讲述了二战期间作战女兵的故事。那时候,近100万苏联妇女远赴战场,她们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本书在苏联出版时引起了轰动,狂销200万册。作者以深沉笔触,塑造了许许多多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记录了随风而逝的历史。”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挚友,同时也是白俄罗斯反对党领袖安德烈·桑尼科夫(Andrei Sannikov)则评价道,她写的是“‘红人’(注:阿列克谢耶维奇多本作品中的意象,隐喻了苏联红色记忆)的前世今生”。
“她说‘红人’依然阴魂不散。”桑尼科夫说,“她认为‘红人’在每个苏联人心中。这也是《二手时代》着重探讨的主题。”桑尼科夫还表示,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个采访高手,她从不回避棘手的问题。她擅长书写人类悲剧,因为她写作时总能感同身受,一针见血地揭露人性。”
英文译者贝拉·沙耶维奇(Bela Shayevich)也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采访技巧大加赞赏,表示正是其独到的采访工作让她的作品“揭示了人世真理”。
她表示:“从苏联时代到后苏联时代,人们经历了太多。我相信,此次获奖,能让更多读者读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故事,感受书中人物深切的挣扎与绝望,直面苏联历史中的悲惨时刻。我也相信,尽管书中的地缘政治苦难对多数人来说尚显陌生,但读者只要愿意尝试,静静聆听,一定能引起共鸣。”
阿列克谢耶维奇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了德语、法语和瑞典语,也斩获了不少奖项,然而英语世界对她仍知之甚少。就连她的英语编辑雅克·泰斯塔尔(Jacques Testard)也是在几年前通过法语译本才认识了这位作家。
“她的作品,包括《二手时代》,都饱含着苏联记忆,是一段段口述历史。”泰斯塔尔说,“苏联解体后,她依然在那片国土游历,采访百姓,想要参悟后苏联时代人们的集体心智。此番尝试无疑令人动容。《二手时代》探讨了身份的缺失与挣扎,它既微缩了20世纪后半叶的俄罗斯历史,也展现了当下普京时代的人文风情。”
“阿列克谢耶维奇无疑是欧洲大陆的重要作家,不过她在英国似乎还鲜为人知,”泰斯塔尔表示。
“她的作品独树一帜,很难归类,但应为非虚构作品。可惜的是,一位作家若没有文学大奖的肯定,作品即便再优秀,也很难受到英美出版商的青睐。”
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是今年诺奖赔率榜的头名,远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肯尼亚小说家恩古吉·瓦·提昂戈(Ngũgĩ wa Thiong’o)与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John Fosse)。
本文作者:艾莉森·弗勒德,卢克·哈丁等(Alison Flood, Luke Harding and agen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