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罗伯森(David Robson)为您支招:肢体语言和眼部动作不过是雕虫小技,要想识破谎言,还有更妙的方法。
托马斯•奥默罗德(Thomas Ormerod)的安保团队面临着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们需要在欧洲各机场盘问乘客的过往经历和旅行计划。奥默罗德事先安插了一些人,他们会告诉安保人员编造的经历和计划,而安保人员则需要将这些人一一揪出来。事实上,他们每询问1000个人,只有一人会骗他们。所以,揪出撒谎的人,就好比大海捞针。
那么,他们该怎么做呢?他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乘客的肢体语言或眼部动作上,对吧?但那是行不通的。多项实验表明,哪怕是受过训练的警官,试图从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中辨别谎言,往往也都是凭运气。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每2万人中,只有50人能达到80%的准确率,多数人几乎就是在瞎猜。
而奥默罗德的团队另辟蹊径,并且成功地识别出了大多数的谎言。他们的诀窍就是——舍弃惯用的谎言识别术,转而采用一些十分直白的新方法。
眼神无法帮助我们辨别谎言(图源:Thinkstock)
过去的几年里,针对谎言的研究都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之前,多数研究都试图从肢体语言或面部变化(如脸红、紧张的笑、躲闪的眼神等)来判断说谎者的意图。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在否认与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有私情时摸了摸鼻子——当时,人们都把这当作他撒谎的铁证。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Birmingham)的蒂莫西•利文(Timothy Levine)称,这是因为人们觉得,撒谎会唤起一些强烈的情感(如紧张、负罪感,甚至是因挑战而产生的兴奋等),而这些情感通常很难掩饰。即使我们以为自己能装得面无表情,仍有可能因一些“微表情”而泄露天机。
然而,随着心理学家研究的深入,却发现原先可靠的方法都不管用了。问题就出在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上。你或许能发现熟人说真话时的特点,但其他人的行为特点就大相径庭了——肢体语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的奥默罗德说:“各人说谎的表现不尽相同。我会紧张地咯咯笑,有人就会变得更严肃;有人会加深眼神交流,有人则会加以避免。”利文也同意这个观点:“证据很清楚,我们并没有任何可靠的标准来区分谎言和真话。”你或许曾听说,有些说谎的迹象我们无法察觉,但潜意识能发现——这一说法已被证明是谬传。
虽然实验结果都不尽人意,但这些神秘的迹象却攸关我们的人身安全。在长途飞行前,有时需要进行筛查,2012年奥运会时,奥默罗德就负责这一块检查。他称,通常安保人员会通过“是/否”问题来获知乘客的意图,并观察其是否出现“可疑迹象”(如紧张的肢体语言)——若有,那么就有撒谎的嫌疑。然而,奥默罗德表示,“这种做法让安保人员没有机会听取乘客的想法,考虑其可信度,并观察行为上的变化——而这些正是谎言识别的关键所在”。奥默罗德称,现行的方法更易被偏见左右,比如安保人员倾向于认为某些种族的人更有可疑迹象。“现行的识别方法其实适得其反。”
要是我们能通过肢体语言识别谎言就好了(图源:Getty Images)
显然,我们急需新的方法。但实验结果如此令人失望,上哪儿去找新方法呢?奥默罗德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细微的行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乘客说话的内容,然后在正确的点上慢慢施压,让说谎者的心理防线崩溃。
奥默罗德同他在伍尔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的同事科拉•丹多(Coral Dando)一起,发现了一系列谈话原则,这些原则能大大提高识别谎言的准确性。
开放性提问:这会迫使说谎者被迫展开故事,最终被绕进自己的谎言里。
问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盘问者应增加被盘问者的“认知负担”,让他的谎言难以为继——比如问些出乎意料、使人略感困惑的问题,或者让被盘问者对某件事进行倒叙等等。
注意可验证的细枝末节:如果某人说他在牛津大学工作,那就让他说说上班途中的事儿。要是你发现话语前后矛盾,也别打草惊蛇——比起在中途纠正说谎者,不如让他们继续洋洋自得,出现更大的漏洞来得有效。
观察自信程度是否有变化:如果某人可能在撒谎,仔细观察他在遭受质疑时,说话方式的改变:谈话中,若说谎者感觉自己握着主动权,他很可能会滔滔不绝;但舒适区是有限的,一旦他们发现自己不再处于主导位置,就会闭口不言。
总之,整个过程应该是场随意的谈话,而不是紧张的审问。但是就是在这种略微施压的情境下,说谎者会自相矛盾,或避而不谈、闪烁其词,从而暴露自己。奥默罗德表示,“关键是,并没有测谎的万用法宝。我们只能把最好的方式融汇起来,结合成一种人们能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