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热衷于打破世界纪录?

作者:爱新闻 李玲 来源:中国日报
2015-12-02 17:12:45

罗伯特森解释道,就《吉尼斯世界纪录》来说,获得成就的需求会促使人们在某一方面 (任一方面都行)追求成功——这样,你本身掌握一项技能的事实,就比这一技能的本质更加重要。他补充道:“人有一种强烈的获得成就的动机,而有些人就是觉得自己没有机会在常规层面获得成就,于是才找到了一些奇怪的小领域。”

但是,他也说道,与成就动机紧紧相连的还有些许权力动机:创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记录,也许不会为你赢得巨大的影响力或声誉。但是,几乎每个被认定为“严肃而有趣”(officially amazing,吉尼斯的格言)的参与者,都一步步地为此付出了努力,才得以确保自己创下官方记录——至少,确保自己被人认可。

实际上,除去打破记录外,保住这项荣誉本身就是一个壮举:吉尼斯公司每年收到的40000到50000个申请中,只有约5%能成为官方世界记录,能被收录进书中的更少。多数被接受的申请(包括创造新纪录和打破现有记录)都只是被直接收进了公司的数据库。

吉尼斯编辑克雷格•格伦德(Craig Glenday)在接受《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访问时表示:“许多‘投机者’拿小概率事件来找我们申请,比如他们刚从袋子里拿出的薯片是世界上最大片的完整薯片,或者他们的幼儿刚说出的一句话是一岁小孩说过的最长的话,又或者,他们连续在弹簧高跷上跳了400下也是一个记录。”但是,他解释称,要想合乎标准,所申请的记录必须是可测量的(“所以我们不接受‘最丑的狗’的申请,但是我们接受‘在最丑的狗世锦赛中获胜次数最多’的申请”)、最优异的、可打破的(“重要创举”除外)、具体的,而且是有趣的。

“每次你创造了一项可测量的记录时,你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比赛。”

最后一个标准,就是你所申请的记录要能与日常生活中那些简单的事实区分开。严格来说,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被我们忽视的世界纪录。比如,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所有雇员中,我在我自己的这张办公桌前坐了最长时间:我的申请的确是可测量的,最优异的,如果我们都换桌子,我猜也是可以打破的。(而且是可验证的,这是吉尼斯的另一个要求:这张桌子是上个月出厂的)。但是这个记录有趣吗?应该算不上。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竞争的史蒂芬•加西亚(Stephen Garcia)解释道,不管是否有趣,是不是吉尼斯纪录,我们都会经常给予自己一些平凡的小奖励。他解释说:“人们总是想法子让自己看起来很棒。”心理学中的“最优特质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ness)指出,人的一生要在归属感和个性之间保持平衡。我们的目标是要表现突出,但是又不能让自己失去在群体中与他人的密切联系,因为我们要借此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他说:“人有一种追求独特的需求,我认为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着这一点。”当每个人都在打造自己独特的个人品牌时,“他们可能会在某一特殊层面将自己视为冠军,而忽视其他事情”。

获胜是非此即彼的:一个人若不是最好的、最棒的、最快的,就不能称“最”。

加西亚解释道,例如,在一所学术水平居中的大学任职的一位教授“可能会说,‘我就任于密歇根最好的学校’,或者‘底特律都市区最好的学校’。每次你创造了一个可测量的级别或维度,你也同时开创了一种比赛”。

事实上,比赛的特殊性——会骑独轮车的人本就很少,更别说边骑独轮车边解魔方了——这就增加了比赛本身的吸引力。加西亚和同事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比赛的人数增加时,往往每个参与者都会感觉动力下降。在领头人当中,这一效应更加显著:加西亚解释说:“如果你在某一项目中位列第202,而我是第203名,那么因为我们都距离第一的标准很远,就会更愿意合作。”但是对于排在前头的人,这种合作意识就消失了:“如果你和我分列亚军、季军,那么我们就不会相互分享,因为我们不想让对方排到前头去。”

换句话说,一个小领域的成就并不会削弱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单纯从数字的角度来说,最小、最不起眼的比赛——喝柠檬汁、穿最多的袜子——可能更容易获胜,但获胜是非此即彼的:一个人要么是最好的、最棒的、最快的,要么就不能称“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吸引力纯粹就是因为成功的方法众多。而实际上,这就是分类的魅力。《大西洋月刊》的多数人在自己的桌子前坐的时间都比我长,但就我这张桌子而言就不一样了:就这样,生活被随机分割为一个个可以获胜的片段。

加西亚说:“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有些目光短浅……因为从更高层面来讲,这只是一个小成就。你就像一粒尘埃,飘浮了一小段时间,仅此而已。”这话没错,但是在这一小段时间内,还有别的尘埃朝着同一个方向飘浮吗?理论上来讲,这就可以算作一个世界纪录。

人们为何热衷于打破世界纪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