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历史:可悲的僵尸一族

作者:爱新闻 柳文平 来源:中国日报
2015-12-11 16:29:02

尘封的历史:可悲的僵尸一族

在1968年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原创剧本中,导演乔治•A•罗梅罗将喜食人肉的角色称为“食尸鬼”。尽管这部电影获得广泛认可,使僵尸迅速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但直到十年后,罗梅罗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义称之为噩梦的《活死人黎明》——《活死人之夜》的翻拍版本中才真正使用“食尸鬼”这一名字。在《活死人之夜》制作当中,罗梅罗明白僵尸不同于传说中的海地活死人奴隶,1932年贝拉•卢戈西(Bela Lugosi)主演的《白魔鬼》就有对后者的描述。

到1978年《活死人黎明》上映之时,文化潮流完全转向,罗梅罗必须重新创作僵尸题材电影以迎合美国观众的口味。随后15年中《僵尸肖恩》、《惊变28天》、《僵尸世界大战》、《僵尸之地》、《我的僵尸女友》、《我是僵尸》等电影和电视剧相继问世,甚至《傲慢与偏见与僵尸》也即将上映。

但是相比于美国流行文化的只言片语,僵尸传说却历史久远,而且有其更加深刻的历史根源。僵尸首先出现在17、18世纪的海地,那时海地叫圣多明戈,是法属殖民地,殖民者从非洲贩卖许多黑奴强迫他们在甘蔗种植园里劳作。法国统治下的圣多明戈奴隶制极端严酷:仅在几年内,一半的非洲黑奴因过度劳累死亡。自那之后几百年时间里,僵尸传说就受到美国流行文化的广泛欢迎,其本质已被抹掉,成为美国逃避现实幻想的发挥平台。

僵尸并不啃食别人,而是啃食它们自己。僵尸的原型出现在海地,见证了1625年到1800年前后,奴隶遭受的非人待遇,是非洲黑奴极度悲惨生活和饱受奴役命运的反映。海地奴隶相信,死亡能解放他们,让其重返原生地——大抵位于几内亚或非洲地区——就可以获得自由,这多少有些来世的意味。自杀的奴隶到处可见,但是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的奴隶没有重返故地的资格,他们会被诅咒,永世都在伊斯尼帕奥拉岛种植园不得翻身,变成一个活死人,即否定自我却又不得解脱,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1804年海地革命,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僵尸成为海地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僵尸的传说发生些许变化,并融入巫毒教(又称伏都教)中,海地人相信僵尸是萨满巫师或巫毒巫师复活的尸体。(巫师,人称bokor,用巫术操纵活死人,让它们免费为他们从事不法活动。)这就是后殖民主义的僵尸。海地受奴隶制影响很深,一直小心谨慎防范奴隶制卷土重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艾米•威伦茨(Amy Wilentz)在她关于僵尸的文章中指出,海地革命后,海地几次徘徊在重建奴隶制的边缘,巫毒教中的僵尸更是断断续续地表明对奴隶制的重重忧虑,还有对神秘巫术的恐惧。即便如此,僵尸产生的根源——即对奴隶制度的恐惧,正在淡化。

在上文提到的《白魔鬼》中,海地僵尸传说正是通过巫毒教巫师和黑魔法首次引起美国文化的关注。该影片虽然并未开始把活死人塑造成罗梅罗电影里和日后电影行业中的活死人形象,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影片中,白人是作为入侵者形象引入的。在之后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海地的殖民地历史及其所受的痛苦——几百万名非洲黑奴死亡,终将会完全被遗忘,永远的从僵尸传说中抹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